首页 中国 民国

张爱玲剧本创作水平怎么样

作者:Marshall2022-05-30      来源:爱上历史

评论界一直对张爱玲担任香港“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编剧时期的剧本作品反应平平,认为艺术价值不高,缺乏深度与新意。

但根据学界考证出的一批资料,还是能够还原张爱玲为“电懋”公司进行剧本创作的艰难历程,其创作过程虽充分借鉴西方戏剧经典,“洋为中用”,但同时也实现了从内容到结构以及细节元素等各方面的本土化再创造。

虽然从张爱玲的电影喜剧里我们可以发现“张爱玲的另一面”,但其小说中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其影片里也并非荡然无存。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出身名门,自小就展露写作才华。1939年,张爱玲考入香港大学专攻文学,日军占领香港后停学返沪,接连写下的几篇小说如《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等令她在文坛声名大噪。

四十年代末,张爱玲为桑弧导演写下《不了情》(1947)、《太太万岁》(1947)、《金锁记》(未拍成),以及参与执笔的《哀乐中年》(1949)等几个剧本,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

1952年张爱玲再次赴港,工作期间与宋淇、邝文美夫妇结为挚友。应宋淇之邀,张爱玲于1955年加入香港国际影片发行公司(“电懋”前身),担任该公司的剧本编审委员。同年秋季,张爱玲赴美,一抵达美国便着手为“电懋”创作剧本,“以此暂作糊口”。

1955年至1963年,张爱玲先后为“电懋”公司创作了十部电影剧本,其中摄制完成且公映的影片有八部,包括《情场如战场》(1957,岳枫执导)、《人财两得》(1958,岳枫执导)、《桃花运》(1959,岳枫执导)、《六月新娘》(1960,唐煌执导)、《南北一家亲》(1962,王天林执导)、《小儿女》(1963,王天林执导)、《一曲难忘》(1964,钟启文执导)和《南北喜相逢》(1964,王天林执导)。

从以下的考证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作为职业编剧的张爱玲所进行的绝大部分电影创作,与她对西方戏剧的改编及本土化工作是离不开的。

学者冯睎乾征得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的同意,查阅了自1955年秋季张爱玲赴美后与宋淇先生的通信,考证出张爱玲为香港“电懋”创作剧本的先后次序与写作历程,从中得以看出张爱玲为“电懋”所编剧本大多受到好莱坞电影或西方舞台剧的影响。

五、六十年代国际上文艺作品的版权意识还并不强烈,“影坛从欧美剧作掇取灵感的风气颇为通行”,“这也并非张爱玲独有的编剧方法,当年有好些国、粤语片的编导,用的都是类似的方法,向西方的戏剧和电影取经。”

按照冯睎乾的考证,1955年11月至1963年10月间,张爱玲在宋淇先生的安排下,为“电懋”写作并拍成的剧本有八个,其中于1957年最早上映、由林黛主演的《情场如战场》并非张爱玲为“电懋”编写的第一个剧本。

《情场如战场》的确是宋淇与张爱玲协定的工作计划中的首要项目,但当时《情》片的参考材料尚未到手,张爱玲便趁空档为“电懋”撰写了第一个剧本《人财两得》。

《人财两得》改编自Roger MacDougall的剧本《To Dorothy,a Son》(1951年出版),原著的情节与结构张爱玲只选取了二分之一,其它都是自己再大加添改。张爱玲为该片取了五个备用片名,分别是《双妻记》、《前妻与后妻》、《两妇之间》、《两妇之间难为夫》和《人财两得》,她个人最中意《双妻记》这个名字,但也觉得这个名字太像出版物。

公司最终挑选了《人财两得》作为中文片名,而英文片名则保留了张爱玲的喜好:《A Tale of Two Wives》。该片于1958年元旦上映。

张爱玲

上一个: 鬼吹灯有那几部,鬼吹灯观看顺序列表

下一个: 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