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民国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为什么把溥仪赶出紫禁城

作者:时间轴2021-09-22      来源:爱上历史

1924年,吴佩孚与张作霖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被吴佩孚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的冯玉祥突然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圈禁了曹锟,并将麾下的部队改编为国民军,史称“北京政变”。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件,废除了溥仪帝号,并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图-紫禁城

辛亥革命胜利后,在北洋军阀袁世凯的逼迫下,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满清王朝发表了退位诏书,正式结束了满清在中国的统治。但是,虽然满清的统治覆灭,但满清末代皇帝溥仪等清室人员仍居住在紫禁城,并且享受着北洋政府给予的种种优待特权,封建帝制依然留了一个尾巴。

图-清室退位诏书

在紫禁城内,仿佛还处于满清统治时期,溥仪依然有着宣统的年号,有着遗老遗少组成的全套朝堂班子,依然享受着皇帝的生活。虽然有着北洋政府给予的每年高达四百万两白银的费用,但为了维持清廷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内的文物等国有财产不断被清室变卖。

清室优待条件

清室优待条件共有三项内容:第一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共8款:(1)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3)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5)光绪陵寝如制妥修,民国政府支付实用经费;(6)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7)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8)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第二项《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共4条:(1)王公世爵概仍其旧;(2)皇族具有与国民同等的权利;(3)皇族私产一体保护;(4)皇族免服兵役之义务。第三项《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共7条:(1)与汉人平等;(2)保护其私有财产;(3)王公世爵概仍其旧;(4)民国政府为生活过艰的王公代筹生计;(5)先筹八旗生计,在未筹定前,其俸饷仍旧支放;(6)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7)听其自由信仰原有宗教。

而清廷本身,也依然心存幻想。1917年,张勋率5000辫子兵进京所发动的张勋复辟闹剧,清室本身就积极主动参与,这充分暴露了轻视的复辟野心,也违背了与北洋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

张勋

《清室优待条件》本身就是由于南方革命党实力不足,再加上清廷遗老遗少的争取下同清朝皇室的妥协产物。北洋政府给予清廷仍保留帝号等特权,本身就与民主和共和相悖。

虽然冯玉祥的名声评价不是很好,有诸如倒戈将军等外号,但冯玉祥驱逐清室,并修改清室优待条件的行为,却是十分正义的,也是正确的。

冯玉祥

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

今因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之各种制度仍存于1924年10月,特将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如左:第一条大清宣统帝从1924年10月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权利;第二条自本条件修正后,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第三条清室应按照原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第四条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第五条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我们对比一下修改前后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可以看出,修改前的《清室优待条件》,所给予清室的种种特权,不仅与民主共和相违背,也留下了封建帝制复辟的祸根,冯玉祥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废除了清室特权,并使溥仪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对民主共和的发展是有十分的积极意义。

溥仪 冯玉祥

上一个: 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为什么被勒令赶出故宫?

下一个: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曾求助苏共,获得武器支援

北京政变(1924年冯玉祥发动的政变)
北京政变,也有人称之为首都革命,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北京政变完成了辛亥革命“赶走皇帝”的未了任务,铲除了封建帝制复辟的祸根。北平政变不仅有利于北方革命形势的高涨,并对以后的工人运动和北伐战争起了积极作用。北平政变后,冯玉祥改组成立了中华民国国民军,从军阀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军,纪律较严,政治上倾向革命。
时间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