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鸿慈资料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南海
职业:历任刑部尚书、军机大臣等
字:光孺
号:少怀
晚号:毅庵
年代:清
戴鸿慈(1853—1910年),字光孺,号少怀,晚号毅庵,广东南海大同绿涌村人。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自幼聪颖,十五岁为补县学生(廪生),二十岁为同治癸酉科拔贡、联捷解元。
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鸿慈的试卷批语为:“大雅从容,馨澈铃圆,金和玉节,声情茂美,神致安闲”;“志和音雅,气足神完”;“词笔凝练,绝去肤庸”。光绪二十年(1894年)翰林大考,名列一等。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法部尚书,经筵讲官、参预政务大臣,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少保等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应付蓬勃兴起的立宪呼声,特简亲赏大臣到欧美考察政治,即著名的“五大臣出洋”。户部右侍郎戴鸿慈为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和丹麦、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欧美考察后,使戴大开眼界,认为中国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归国后,奏请立宪。改刑部为法部,戴首任尚书。他还提倡中国要富强,必须“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以尚书衔在军机处行走,十一月,升协办大学士。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逝世,终年58岁。赏加太子少保,谥文诚。
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是清朝二百余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其一生的亮点是出洋考察及回国后倡言和参与新政。
戴鸿慈先世祖居广东南海县西樵大同堡绿涌村(今南海西樵大同乡戴家村),十二世祖迪功公时才迁居佛山,祖居佛山福贤里桑园。鸿慈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戴其芬,讳尧坤,字徽猷,号乾生,生于道光乙酉年(1825年),终于光绪辛巳年(1881年),光禄寺署正,诰授奉直大夫、奉政大夫,妻冯氏生三子,鸿慈即第二子。在学问上,其芬公可谓博通古今,“研精经典,旁及天文地舆,医药卜筮……”, 家庭的氛围使鸿慈从小勤奋好学,不敢懈怠,以致有日后的赫赫声名。
1853年4月(咸丰三年三月) 出生
1868年(同治七年) 补县学生,后由廪生选同治十二年拔贡,乡举第一
1873年(同治十二年) 娶妻梁氏
1876年(光绪二年) 进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
1877年(光绪三年) 翰林院散馆,授编修
1879年(光绪五年) 督学山东,1881年父丧丁父忧,中法战争中在佛山倡办团练
1885年(光绪十一年) 云南学政
1891年(光绪十七年) 云南正考官
1893年(光绪十九年) 顺天乡试同考官
1894年(光绪二十年) 大考一等,擢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官方略成书,特奖以应并之缺开列在前,并赏加四品衔;甲午战争中先后多次上折,并请严惩李鸿章,解拿丁汝昌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四月上善后十二策,十月充咸安宫总裁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福建学政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转伺读学士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迁少詹事,以报效昭信股票,赏戴花翎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是年冬学政报满,乞假回籍修墓,寻擢刑部左侍郎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陈治本疏;是年9月,张之洞致电鸿慈劝梁鼎芬回鄂就任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转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充考试试差阅卷大臣,考试汉御史阅卷大臣,江南乡试正考官;上奏请设宣谕化导使,在翰林院创立报局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充考试庶吉士散馆阅卷大臣,考试试差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大臣,朝考阅卷大臣,考试经济特科阅卷大臣(举荐梁士诒),覆核朝审大臣
1904年(光绪三十年) 会试副考官,覆核朝审大臣,赴差开封甲辰科会试;上奏会议政务处议事规则
1905年12月~1906年8月(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三十二年六月) 率“戴端团”出洋考察;于1906年2月(三十二年正月)受命礼部尚书
1906年8月~11月 上奏请求取法他国实行新政,并联合其他出洋考察大臣上《欧美政治要义》、《列国政要》等
1906年11月,充厘定官制大臣,玉牒馆副总裁,转法部尚书,充参预政务大臣,赏紫禁城骑马,充经筵讲官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1月出版《出使九国日记》;充举贡考职阅卷大臣;统领法部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疾作,赏假调理;光绪帝和慈禧相继去世后,力疾销假视事
1909年(宣统元年) 赏一等第三宝星,充报聘俄国专使大臣;返国后奏言东三省事务;是年10月(八月)命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1910年(宣统二年) 1月1日为协办大学士;2月22日逝世,谥文诚
从上表中大致可看出戴鸿慈的生平概况,他以学问见长,屡任试差,由学政、侍郎到尚书,逐步升迁,最后以军机入相,仕途可谓顺利。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溥仪继位,年号宣统。戴鸿慈为前朝元老,而且时任法部尚书,在宣统朝仍受到重用。虽此时身体不很好,但“力疾销假视事” ,并于宣统元年四月被赏一等第三宝星,以法部尚书的身份充报聘俄国专使大臣。归国后再得晋升,于该年10月6日(八月二十三日),以法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1910年1月1日(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日)擢协办大学士,并赏穿带素貂褂。但鸿慈已病入膏肓,于1910年2月22日(宣统二年正月十三日)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清廷对他优恤有加,赏陀罗经被,谥号“文诚”,并派贝子溥伦带领侍卫前往祭奠,且加恩赏加太子少保衔,照大学士例赐恤入贤良祠,还赏银两千两治丧;其子戴曾谔也以郎中补用。从清廷的赏赐和优恤可以看出,戴鸿慈当时的地位确实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