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元朝

察必:忽必烈相濡以沫的贤内助,她提供了哪些帮助?

作者:Marshall2022-06-07      来源:爱上历史

弘吉剌·察必,济宁忠武王弘吉剌·按陈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禀性聪明,善于把握事业成败契机,在元朝建立之初,成为元世祖的左右助手。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227年,济宁忠武王按陈家里,喜添了一个小女婴。这女婴有别于普通孩子,从来不哭叫一声。时间一长,家里人都感到奇怪,担心这女婴是傻子,那天她母亲就狠狠地掐了她一把,哪曾想,这女婴不但会哭,而且底气十足,声音洪亮的不得了,一家人总算放心了。

出于政治联姻,在忽必烈还是王爷的时候,察必就嫁进了王府。后来,忽必烈正妻去世,察必被忽必烈扶为正妻。

在元朝建国以前,忽必烈积极辅佐他大哥蒙哥治理汉地,被封为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他手下聚集了一批汉人儒士。

他的势力很快就引起了蒙哥的忌惮,忽必烈为了避嫌,把察必和儿子送到都城和林当人质,终于消除了因兄弟猜疑可能酿成的大祸。这件事,让忽必烈和察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与共的夫妻。

从此,他们不离不弃,相依为命,不管忽必烈后宫又进来多少佳丽,察必始终深受忽必烈的宠爱与信任。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全州去世,忽必烈幼弟阿里不哥密谋夺取王位,身居都城的察必觉察到政治事态有异,一方面据理力争,阻挡军队异常调动,一方面派人火速赶往鄂州,通知远在前线攻打中原的忽必烈迅速返回都城。

1260年,忽必烈在蒙古各路王爷的拥戴下,登上了大汗宝座。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和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了阿里不哥,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把自己从蒙古大汗变成皇帝,察必成了元朝的第一任皇后。

史载察必皇后性格节俭,朴素低调,非常懂得过日子,做王妃时如此,成为皇后后,也仍旧如此。

据传,在她所居住的王宫丹墀前,她曾亲手栽种了一株从成吉思汗兴业故地带回来的青草,名为“誓俭草”,以此告诫皇宫子孙不要忘旧,要保持祖辈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察必皇后闲来无事,喜欢在后宫里到处转悠。

一日,察必去专为皇宫造酒的宣徽院里,在库房里发现许多旧的羊臑皮,已经放置很长时间了。她问明情况后,命人搬到后宫,与宫人们洗晒干净,按尺寸裁剪,一针一线缝成地毯,既防潮保暖,又结实耐用,被忽必烈作为礼物赏赐给大臣。

受此启发,察必又让宫女收集用旧的弓弦,继而煮制,织成绸帛,然后做成衣服,分发给宫女及士兵。

察必亲自煮弓弦,自织绸帛的壮举,一时间被朝野上下传为美谈。人们纷纷为当朝皇后大胆的创造性和勤俭持家的美德所折服,并被史官认真地记录在皇后的传记中。

当时,蒙古男人戴的胡帽,都是没有帽檐的。忽必烈喜欢打猎,经常抱怨阳光太刺眼睛。察必通过苦心琢磨,就在忽必烈的帽子上,缝上了一道帽檐。忽必烈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在蒙古人中大力推广,没用多长时间,带帽檐的帽子就在蒙古人中间流行了开来。

还有一次,察必陪忽必烈去郊外打猎,见忽必烈穿着袖口宽大的羊皮长狍,上下马背都显得很笨拙。就用旧衣服,尝试着改了一下款式,将前襟稍微剪短,后襟不变,去掉衣服领子和袖子,两边各缀一排襻扣,穿起来既舒适又方便,还美观漂亮。察必给这种衣服起了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叫“比甲”,就是现在“马甲”的前身。

有一次,忽必烈批准禁军将领,在大都城外,圈一片土地要改作牧场,以便蓄养马匹。察必当即劝阻,终于使忽必烈收回成命,并下令建立“司农司” ,提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

在察必的大力辅佐下,忽必烈新建立起来的元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

1276年,蒙古灭掉南宋,并将幼主恭帝与全太后都掳到大都,忽必烈为此举行了盛大庆典,大家都非常高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但察必却闷闷不乐。忽必烈不明就里,就问察必问什么要这个样子。

察必长叹一声,意味深长地缓缓说道:“从古至今,我从来没听说过千古帝国,将来我和你的子孙,不要落到他们今天的地步就万幸了。”

忽必烈深以为然,悻悻放下酒杯,陷入了沉思之中。

1281年,察必皇后去世,忽必烈悲伤至极,感叹没有人再会像皇后一样关心自己了。他觉得自己失去的不单单是一位相濡以沫的贤内助,更是处理军政大事的左右手。

察必是蒙古草原的女儿,率真、聪明、大气,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又心思缜密,高瞻远瞩。帮助忽必烈夺下江山,又毫不懈怠地帮助忽必烈修补江山。她是一位贤德的妻子,也是一位称职的皇后,是一个男人的挚爱,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只是忽必烈的光芒太强盛了,覆盖住了她所有的光芒。但历史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叫察必的皇后,站在忽必烈身后,给元朝带来了一抹新生的曙光!

忽必烈

上一个: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元朝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下一个: 唆鲁禾帖尼到底有多不简单?她为何能名留青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