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鸿门宴现在多指不怀好意的宴会。
其实鸿门宴最早是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表面是刘邦赴项营请罪,实则项羽谋士已伏兵想将刘邦杀死,这次宴请笑里藏刀、暗藏杀机。
很多人都认为项羽没杀刘邦,是为了顾及结义之情,或是觉得刘邦太弱小,项羽不屑杀他。
按照《史记》鸿门宴的说法,范增希望把刘邦当场斩杀,但项羽优柔寡断,故意放走了刘邦,导致放虎归山,最终丢掉了江山。
范增更是在酒席后,骂起脏话:”竖子不足与谋!“
但项羽真有那么好心,那么仁慈吗?
那真是想多了,巨鹿之战,项羽3万人大破60万秦军,最后投降有20多万,斩杀至少有30万,20多万投降的秦军直接被项羽全部坑杀。
坑杀、烹杀、屠城,项羽都做过,难道只因为跟刘邦结拜,放过他?
项羽也不傻,那他为什么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呢?
第一,项羽与刘邦兵力相差不大
项羽起义时,在江东共招募8000人,而这8000子弟兵就是项羽的根基所在,虽然一路过来收了英布的部队,兵力达到了六七万。
但是都不是项羽的嫡系军队,顶多算个合伙人。巨鹿之战后,项羽成为了诸侯上将军,他才有了40万大军。
不过这些兵又不是他的,顶多算盟友,像六国联盟攻打秦国一样,一到关键时候,说不定转眼就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所以项羽的底牌只有六七万,而刘邦却有10万,虽说项羽军事能力很强,但刘邦的军队却全是自己人,要真的打起来不一定能杀掉刘邦。
这样就说得明白了,在鸿门宴上,项羽根本不会杀刘邦,杀刘邦简单,但他那10万大军,如何处置?
刘邦肯定也做了两手准备的,要不然也不敢亲自冒险赴会,估计杀了自己,那十万大军也够项羽吃一壶的了。
第二、和平解决,利大于弊
虽然说,灭秦的功劳最大莫过于项羽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楚怀王与将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做关中王。
如今刘邦抄小道,先到了咸阳。论功劳、声望、地位,项羽与刘邦相差不大。
项羽虽然做了上将军,号令诸侯,但却还没得到任何实惠,所以他必须得拉拢各路诸侯,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项羽在鸿门宴上,其实杀掉刘邦很容易,但后果影响太严重了,刘邦显然知道这点,所以才敢去的。
杀人易,但服众难,同时还师出无名,要让各路诸侯知道了,恐怕谁也不想跟这样的领导混了。
更不用说了项羽还是个爱面子的人了,项羽虽然性格暴躁,但他也不傻,只不过范增没明白这点而已。
故项羽约刘邦过来,就是想逼刘邦主动退让,把咸阳主动让给自己,这才是最终目的。
所以鸿门宴上,除了范增想杀了刘备,其实项羽是想和平解决此事的,毕竟利大于害,主要的是项羽对自己的也很有自信。
事实上,项羽的计谋成功了,项羽入咸阳后,分封十八路诸侯,从一个没有地盘的将军,通过分封将自己的名气和威望转化为了实力。
也正因为如此,他占据了梁、楚九郡,成就了西楚霸王美名。如果当时项羽真杀了刘备,估计名声早就臭了。
其实项羽后来之所以输给刘邦,并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相反他很聪明。
巨鹿之战以五万之师,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四十万,彭城之战,用三万人马用闪电战的方式,直捣刘邦司令部,打的刘邦联军五十六万人马狼狈溃逃,死伤无数。
项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太过骄傲自满,任亲不任贤,导致像韩信、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才大量流失。
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统一天下,也绝非一个人能够做得到的,一真正的领导者要会知人善用,显然项羽没做到,但刘邦做到了。
可以说,鸿门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项羽靠它获得了名望和实力;刘邦靠它,避其锋芒,韬光养晦,最终赢得天下。
这,才是鸿门宴真正的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