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古代“五官”之一大司空是什么官?

作者:时间轴2021-10-26      来源:爱上历史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作为古代“五官”之一,那么都是哪五官呢?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所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

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已与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

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代亦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辽、金相沿,元以后废。又习惯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

首先,就大司马来说,《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大司马之职,类似于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或者可以说是大将军。在古代历史上,担任大司马的将军往往兼任着大将军这一官职。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前139年)罢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正式设立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为“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其次,到了东汉时期,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相当于大将军一职。到了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不少位高权重的大臣,都是先担任大将军,后晋升为大司马,也即大司马的地位在大将军之上。比如就魏国来说,公元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后升迁为大司马。至于蜀汉和东吴的大司马,也基本是在大将军的基础上升迁而来的。不过,到了南北朝时期,大司马就不经常设立,而且就算设立的话,一般都是作为最高荣誉称号,类似于历史上的太师、太傅等职位。

再者,就大司空来说,司空这一官职也始于西周时期,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在一开始的时候,司空掌水利、营建之事,春秋、战国时沿置。西汉初期,并没有大司空这一官职。到了汉成帝在位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大司空主要行使的监督的职责,也即和西周时期的司空存在明显的区别。汉光武刘秀建立东汉后,改大司空为司空。汉献帝刘协在位时,撤销司空,改为御史大夫。三国时期的魏国,又设立了司空这一官职。此外,在明清时期,大司空还成为工部尚书的别称,对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最后,就大司徒来说,这一官职也始于西周时期,掌管的赋税事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在西汉时期,大司徒一度取代了丞相,成为古代百官之首。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王允、王朗等人都曾担任司徒这一官职。在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大司徒成为户部尚书的别称,对于三省六部制下的户部,掌管户籍赋税等事项。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欧洲现存王室介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