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长河中,汉宣帝刘询与丞相丙吉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与君臣相得的温暖。汉宣帝对丙吉的态度,不仅展现了他的感恩之心,更成为后世君臣关系的典范。
丙吉:汉宣帝的救命恩人与引路人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早年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后累迁至廷尉监。汉武帝末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及其子刘进均被处死,刘进的儿子、年仅数月的刘询被关入大牢。当时,丙吉被调到京城负责处理刘据一案,他深知太子是被诬陷的,对刘询的遭遇深感同情,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哺育刘询,并为其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
汉武帝病重时,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汉武帝便下令将监狱中可疑的人一律处死。使者来到监狱,丙吉紧闭狱门,拒之门外,并大声说道:“皇重孙在此,外人不得入内。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更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使者无奈,只得回去复命。汉武帝听闻后,认为自己的做法不妥,大赦天下,刘询因此获救。此后,丙吉又用自己的俸禄供养刘询,还为他请来保姆。在刘询大病初愈后,丙吉为他起名“病已”,寓意病彻底好了。
汉昭帝去世后,昌邑王刘贺继位,但因其荒淫无道,不久便被废黜。在霍光等人商议应立何人为帝时,丙吉向霍光推荐了刘询,认为他在宗室子弟中威望最高,群臣都一致赞成。就这样,历经磨难的刘询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即汉宣帝。
汉宣帝:封赏恩人,铭记大恩
汉宣帝即位后,起初并不知道自己幼年时曾得到丙吉的悉心照料和救命之恩。直到后来,有位宫婢上书说自己抚育过皇帝,请求奖赏,并称丙吉全部知情,汉宣帝这才得知丙吉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恩惠。汉宣帝内心十分感激丙吉,决定对他进行封赏。
地节三年,丙吉被任命为太子太傅,负责对新立的皇太子的教育,不久又调任御史大夫。元康三年,汉宣帝得知丙吉当年保护自己的实情后,封丙吉为博阳侯。神爵三年,丙吉升任丞相,成为朝廷的核心人物之一。
君臣相得:信任与敬重的典范
汉宣帝对丙吉不仅给予了高官厚禄,更对他充满了信任和敬重。丙吉为人深沉忠厚,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而且礼贤下士,朝廷内外无不称赞他。在他任丞相期间,各级官员职责分明,上下有序,朝廷大政井井有条,汉宣帝一再称赞他是个难得的贤相。
丙吉病重时,汉宣帝亲自前往探望,声泪俱下地说:“三十六年前要不是你帮助我,我今天也不会坐在皇位上了!”丙吉一听,瞬间感到背后发凉,以为自己办错了事情,连忙从床上起身叩首道:“陛下你这话让臣坐卧不安,臣当年只是奉世宗皇帝的旨意照顾你而已。”汉宣帝连忙扶起丙吉,安慰他不必谦虚,还亲自给他盖好被子,叮嘱左右服侍周到。丙吉感动得泪流满面,说:“陛下您真是仁德之主啊!臣虽然身体不佳,但心中无憾。只愿陛下能够治理好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汉宣帝则表示一定会努力做到,让丙吉放心养病。
丙吉离世:汉宣帝的深切缅怀
五凤三年,丙吉去世,谥号“定”。汉宣帝对丙吉的离世深感悲痛,他深知丙吉对国家和自己都有着巨大的贡献。甘露三年,汉宣帝命人将丙吉的绘像挂于麒麟阁,以表彰他的功绩,丙吉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丙吉又从祀于历代帝王庙,这进一步体现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汉宣帝对待丙吉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他的感恩之心和知恩图报的品质。他不仅给予了丙吉应有的封赏和荣誉,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和敬重。这种君臣相得的关系,不仅为西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后世君臣关系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