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前205年),秦朝末年著名将领,秦二世时期任职九卿中的少府。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章邯之所以选择了项羽,而不是刘邦,主要是因为当时他根本没得选!
选刘邦,他基本上会就地被歼灭;选项羽,他还有一线生机,而且可能得到荣华富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把谁换到章邯的位置上,最后的选择肯定都是和章邯一样的。
想要更好的理解章邯当时的处境,我们得从秦末历史的大背景开始说起,看看在那几年当中,章邯到底都面对了怎样的复杂局面。
秦朝末年,自从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高层开始首先混乱了起来。以胡亥、李斯和赵高等人为首的小团体,直接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拥立胡亥做了皇帝,同时以秦始皇的名义,赐死了皇长子扶苏。
等到胡亥正式登基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胡亥又指使赵高等人,帮他大肆清除异己。在这个过程当中,赵高从一个原本没多少实权的宦官,逐渐成了胡亥的代言人,在朝堂上一言九鼎。
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秦国高层将领的章邯,显然感受极深。
史书没有记载章邯的早年经历,但是在秦朝末年的时候,章邯当时的官职是少府。按照秦朝官职,少府是九卿之一,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执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也就是说,章邯是九卿之一,在秦朝中央的地位,大概只在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三个官职之下。
类比现代的话,章邯的官职,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自然资源部部长,再加上工业部部长。
所以,对于当时胡亥和赵高组织的这场大清洗活动,章邯应该是感触极深的。而章邯当时既然躲过了清洗,那么显然,章邯应该是懂得明哲保身这个道理的。甚至有可能正是因为胡亥和赵高的清洗,他才当上了九卿之一,原来可能地位还真没有那么高。
而接下来,因为胡亥和赵高的胡作非为,再加上底层百姓积怨已久。所以,就在秦始皇去世一年多以后,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起义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因为当时的秦朝高层正忙着内斗,所以在起义最初爆发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当成了一场普通的地方反叛时间而已。
但是再之后,短短一个多月以后,各地的六国旧贵族就开始迅速响应,大家开始集体起兵反秦。直到这个时候,秦朝高层才终于意识到问题有点大了,开始集结重兵,想要去镇压起义军。
而起义军这边,当时陈胜已经坐拥十多万军队,实力已经很强了。这时候的陈胜,也打算指挥军队,直接杀向关中地区,彻底灭了秦朝。所以后来,陈胜派出吴广,率领麾下的主力精锐,向关中地区进攻。而秦朝这边,也从各地集结重兵,抵挡吴广率领的这支军队。
于是,双方最终在今天的郑州地区遭遇,而后展开了长时间的对峙。因为秦朝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支撑,所以这种对峙战展开之后,显然更有利于秦朝这边。而当时率领军队,在这里和吴广进行对峙的,就是当时秦朝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
而这场对峙展开之后,起义军这边因为补给问题,很快落了下风。所以在这个时候,陈胜就再次把自己身边最后的一些精锐,全都调了出来,由他麾下的大将周文统领。周文领兵之后,直接带领这支精锐,绕过了郑州地区,走其他路线进攻关中。
因为当时秦朝大部分能调动的军队,都调到了郑州这边。所以当周文进攻的时候,秦朝瞬间就被打得措手不及,根本就挡不住周文的进攻。就这样,周文很快就逼近了秦朝首都咸阳,一路上更是收拢了不少底层百姓,聚拢了十多万人。
到了这个时候,咸阳这边的秦二世,总算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当时秦国国内的所有主力,基本上都被牵制在荥阳地区。北方的长城兵团,负责抵御匈奴,由王离统领。此时就算让王离带兵回来,王离也没法及时赶到。至于南方征讨百越的几十万人,那就更不可能及时回来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候,章邯站了出来,他告诉胡亥,说他有击退周文的妙计。而章邯的这条妙计,就是把骊山那边给秦始皇修造皇陵的几十万人,全都组织起来,带着他们去击退周文。
因为当时秦二世也没办法可想了,所以只能同意了章邯的这条妙计。对于这些骊山徒的身份,后世始终存在争议。有人说,他们是六国的亡国士兵,被抓到骊山来给秦始皇做苦力;也有人说,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只是被征调来做苦工而已。
不管这些人身份如何,总之,后来章邯用这些人,组成了一支军队。然后,靠着这支骊山徒军队,章邯很快战胜了周文。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章邯更是把周文打得节节败退。最后不但解除了咸阳的危险,同时还彻底击溃了周文率领的这支武装,逼得周文自尽了。
而周文死后,章邯又迅速率领这支骊山徒军队,增援郑州方向。当时起义军这边,和李由进行对峙,已经需要全力以赴了。如今再加上章邯这支力量,自然就更挡不住了。所以当章邯抵达郑州这边之后,起义军很快就全线崩盘了。而起义军崩盘之后,章邯则是进一步带着麾下主力,持续追击起义军,一直追到了起义军的老巢陈县,最后更是暗中联系了陈胜的车夫,干掉了陈胜。
随着陈胜被杀,章邯瞬间就成了整个秦朝最耀眼的那颗明星。要知道,当时如果没有章邯的话,在周文的那波进攻当中,秦朝说不定就已经亡了。可是因为章邯的出现,秦朝却反过来把起义军给推平了。这种功劳,称之为再造秦朝,也丝毫不为过。
但就在章邯拼命镇压农民军,准备彻底清理掉所有起义军余部的时候,秦朝高层那边,却再次开始内斗了。当时赵高直接给丞相李斯,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最后更是直接杀了李斯全家,彻底清理掉了所有反对他的官员。
要知道,就在李斯被杀之前,不到一年,他的长子李由,刚刚在郑州这边,拼命挡住了吴广的进攻,这才给秦朝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而且,李斯还是秦朝政府内部,权力最大的丞相。即便这样,李斯都能被轻易杀了全家,那么如果换上自己,是不是也会被轻易处死呢?
这个问题,几乎同时出现在所有秦朝高层官员心里,也包括章邯。
所以,接下来的半年里,基本上就是章邯带着兵,在前线不断镇压农民军。北方的王离,也逐渐带着长城兵团,回援国内,在北方清剿起义军。而章邯这边,则是负责清理南方的起义军,这期间就干掉了项羽的叔叔项梁。
等到章邯把南方的起义军,围剿了一圈之后,觉得南方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这才带着麾下精锐北上,和王离汇合,准备去清理北方刚刚复国的那几个诸侯国。
在这个过程当中,前方的工作,全都是章邯和王离等人做的。但是最后的好处,却落到了赵高手里。非但如此,章邯等人还随时有可能重蹈李由的覆辙,说不定什么时候,只要被赵高盯上,就会直接被赵高干掉。
如此一来,章邯当时有多纠结,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脏活累活,都是我干的,好处最后自己却半点捞不着,凭什么啊?
此时支撑章邯继续和起义军战斗下去的理由,或许就只剩下他对秦朝的忠诚了。所以接下来,章邯带兵北上,和王离的长城军团汇合,逐渐清理掉其他反秦势力之后,最后两支大军合围,准备清理掉刚刚复国的赵国。
二十多年以前,秦始皇横扫天下的时候,赵国就曾经是秦国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此时的赵国,依然很不好打。尽管此时章邯和王离已经汇合,但刚刚复国的赵国,却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直接把所有精锐,都龟缩起来,并且向其他复国势力求救。
而接到赵国的求救之后,其他几个刚刚复国的诸侯国,也不愿作壁上观。他们很清楚,一旦赵国被消灭了,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这之后,各国开始疯狂支援赵国。这其中,尤以南方的楚国,派来的援兵最多。
虽然之前章邯在南方扫荡了一圈,给楚国的复国势力,造成了重创。但是楚国毕竟在南方根深蒂固,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很快又死灰复燃,再次募集到不少军队。于是在这个时候,楚国的援军,就由楚国令尹宋义,以及项羽,一起带着北上,去增援赵国了。
这就是历史上那场巨鹿之战,开始之前的前置剧情。
而当项羽抵达巨鹿战场之后,项羽先是干掉了宋义,独自控制了楚国派出来的这支援军。然后,项羽又破釜沉舟,和王离率领的长城兵团,大战了一场,最后直接干掉了王离。
请注意,巨鹿之战当中,和项羽正面对抗的,是王离统领的长城兵团。至于章邯,当时则是负责其他方向,没参加这场巨鹿之战。所以,等到王离被干掉之后,长城兵团基本上全军覆没了,但是章邯这边,建制其实依然完好。
所以,巨鹿之战以后,项羽靠着击败王离的战绩,被各国公推为盟主。与此同时,章邯则是率领他麾下的精锐,继续挡在项羽面前,继续和项羽对峙。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两个新的变化出现了。首先,当时在咸阳那边,赵高干掉了秦二世胡亥,想要自己独掌大权。但是后来,赵高发现大家都不支持他,这才把子婴推出来做了秦王。
其次,在各国联军在巨鹿地区大战期间,南方的楚国,再次派出以刘邦为首的一股小军队,趁机走另外一条路,再次进攻关中。当时刘邦的存在意义,其实就像之前的周文一样。但问题是,之前这条路,已经被周文给打通了,而此时的关中地区,也不可能再找出几十万骊山徒组成军队了,更没有章邯这种可以力挽狂澜的角色。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章邯开始面对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到底要不要继续和项羽战斗下去呢?
如果秦始皇还活着,甚至哪怕秦二世还活着,我们有理由相信,章邯大概率都会选择继续战斗下去。因为章邯对秦朝这个政权,还是很忠诚的。但是赵高把秦二世杀了之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我章邯可以忠于大秦,但我为什么要忠于你赵高呢?你赵高只不过是一个宦官,有什么资格让我为你而死战呢?
因为赵高干掉了秦二世,所以此时的章邯,已经没有理由继续战斗下去了。
而如果章邯不想战斗的话,章邯此时的选择,其实也只有对项羽投降这一条路。如果他选择直接和项羽说明,放项羽过去进攻咸阳,自己按兵不动,联军也不可能答应,因为他们怕章邯以后反悔,抄他们的后路。
如果章邯选择退一步,先和联军握手言和,然后自己带着麾下的精锐,回去先对付赵高,做所谓的‘清君侧’之举。那么联军这边,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尾随而来,干掉章邯。因为对联军而言,灭秦才是最主要的目的,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章邯回去平定叛乱。
至于说继续和项羽战斗,然后转投刘邦……不好意思,当时在章邯眼里,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选择!因为此时的刘邦,还在进攻咸阳的路上,没人知道他一定能打下咸阳。以秦朝消息传递的速度来看,此时章邯是否知道刘邦逼近咸阳,可能都是一个未知数。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章邯知道,以章邯的经历,章邯又怎么可能对一个之前只是秦朝底层亭长的人,俯首称臣呢?章邯又不能未卜先知,他也想不到后来子婴能够找机会除掉赵高,更想不到后来刘邦能统一天下。
所以,此时摆在章邯面前,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向项羽投降。因为项羽那边的情况,比他还复杂。一旦他投降,项羽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肯定不会杀了他,甚至还得重用他。至于说这样做算不算背叛秦朝,在章邯心里,应该是不算。因为在章邯看来,此时咸阳那边,已经是赵高说了算了。
说到底,章邯可以对秦朝忠诚,但是他不可能忠于赵高。
如此一来,章邯最终对项羽投降,自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