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相较于汉唐来说,拥有着更加先进的行政管理体系。封建制度,越到后期越是重视中央集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中央的权利处于一种逐步收缩加强的过程之中。而宋朝的行政制度的起源,得益于赵匡胤谋士赵普的三大纲领。
建隆二年(961年)正是宋王朝开国的第二年。当时全国还没有完全的统一,各地军阀割据有十多个政权林立。
其实一直到宋太宗时期,才真正的消灭了国内的其他政权。由此赵匡胤这位黄袍加身的皇帝,对于连年动荡不安的天下更是发下狠心进行整治。
为此他采纳了赵普的谏言,赵普认为之所以在唐朝灭亡以后天下会进入近乎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权过于强大。
他说:“症结所在,无他,唯方镇(节度使)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欲求根治之道,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由此赵匡胤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奠定了宋朝未来的行政制度。
一、制衡
1、以强干弱枝为目标的方针
君弱臣强这四个字,直击五代十国乱局的根源。由此宋朝时期对于地方权力进行大幅度的削减,以加强中央统治,把强干弱枝作为主要的指导方针。
这也使得宋朝建国初期,但凡被平定的地区都能够稳定地服从中央的管束。有效地杜绝了,新政权的产生。
2、实践的成就
由此,宋代初期的皇帝们,以这样的治国方针逐步将地方节度使的权柄进行削减回收。学会以机构来管理国家,成功实现了州、府、县等基层政府组织架构的完善。
这个行政制度,甚至也被后来的明朝所认可和改进。让未来宋朝统治的三百多年里,很少出现独立政权危害一方的现象。
二、收归中央的行政权
1、历史的教训
方镇,也就是常说的节度使。唐王朝时期的节度使,可以标榜为封疆大吏也不为过。自中兴之主唐玄宗以后,唐朝就进入多年的的动乱之中,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节度使的权柄过大造成的。
这些节度使,不仅掌握有军权,同时也有行政权。由此来说一个节度使的划下,就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
与春秋战国无异,中央足够稳定强大也就罢了,一旦出现动乱必然无法弹压这些如同诸侯一般的地方势力。
2、宋代的政策
北宋初立,赵匡胤并没有急于把自己的想法普遍全国。他以荆湖作为初期的试点,节制本地节度使的权利范围于自属辖地内,其余地方皆直接由中央进行调配管制。
而中央会以三年作为一个周期,来对地方行政官员进行调整任职。同样这些由中央调配的官员,自然也需要直接对中央负责,直述政务。由此,中央直接牢牢地把握住了地方的行政权柄。
三、逐步完善的政治体系
1、监管体制的建立
既然中央已经对本地官员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就需要对这些自己选定的官员进行再一轮的节制。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地方大员变向成为新的节度使一般。所以在正常的州府之外又设立了通判这个职位,专门来对地方官员进行监视与震慑。
这样的震慑方式明显还是很有效的,地方官员知道自己身边有人进行监督,自然在行政过程之中相对的小心一些。
由此因为山高皇帝远无法无天的情况,得到了杜绝。这些通判的工作职责与实际的地方官员有着很明显的划分,由此不会产生政务上的对立。
他们也享受着独立的管理制度,自然不用担心监督过程之中会受到高级的地方官员的责难,以此防止互相包庇的情况出现。
2、权力的划分与限制
随着试点的成功,这个行政方案被宋朝永远全国范围内进行。甚至逐步进行演变完善。由此逐渐地方的行政权划分更加的明细,根据地方人口的不同来设置县令,县尉等职位。
在小的地方,也会设置主簿等位置。由此一个枝繁叶茂的行政大树建成,它盘根错节依次向上。最终这些权利,都会于中央进行汇集掌握。
四、后遗症的显现
但是随着王朝的发展,刚开始的部门与官员之间的制衡关系出现了失衡。甚至到最后,出现了著名的冗官现象。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没有作为。明明有着那么多的官员和官府,但是却没有哪个人可以做出最终的决定。
致使全国地方政务的处理效率变得极低,这个后遗症使得中央出台的政令得到了地方却出现了如同泥牛入海一般的怪相。
一个国家最适合改革的时期,就是建国初期。一切百废待兴,人民也渴望着有着新的制度出现以让他们远离战争生活在新的时代里。所以宋朝的行政制度的改革,开始的恰到好处。
但是毕竟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任何有着漏洞的制度都会被历史所检验。明明这样的行政制度,是为了弱化地方政权以期望与权利之间互相制衡的。
然而后续却发展成了冗官的现象,最初的治世良方终究成为了这个王朝身上一个重大的负担。哪怕宋朝经历了大刀阔斧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也没能够挽回一切。最终把宋朝,一直拖累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