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元末官员王思诚:智勇双全,官场险境中的生存法则

作者:Marshall2025-02-17      来源:爱上历史

元末,官场波诡云谲,权谋斗争不断。然而,在这样凶险异常的环境中,王思诚却能在监察御史的岗位上深耕数十年,最终安然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成为元末官场上的一段佳话。那么,王思诚究竟是如何脱离官场险境的呢?

一、挑战陈规,勇于担当

王思诚初任监察御史时,就敢于挑战官场陈规陋习。以往,御史上奏的密封奏章只有部门最高领导才能拆看,其他御史只能在奏章下面签名。然而,王思诚却一概拆封把关,对赞同的奏章签字放行,对不可施行的奏章一律盖上公章锁进保险柜。这一做法既保证了密奏的质量,又把监察职责落到了实处,从此拆看密奏成为监察御史的特权。

二、坚守正义,不畏强权

王思诚在官场中始终坚守正义,不畏强权。有一次,一个高官因受贿事件东窗事发,潜逃到外地。某蒙古族监察御史因无法将其逮捕归案,竟将其母亲抓捕捆绑在街头示众。王思诚路过集市见此情景,痛心疾首,下令释放高官的母亲。御史坚决不放,王思诚大怒,上疏弹劾自己,然后闭门不出。此事闹大后,部门领导率御史们集体前往王思诚府邸求见并谢罪。王思诚的正义之举,赢得了官场的尊重。

三、明察秋毫,洞察人心

王思诚在官场中能够明察秋毫,洞察人心。有一次,某县长听说王思诚要到县城巡视,故意穿一身旧衣服,骑马到城外恭迎。王思诚进城门后,就被人拦路喊冤。王思诚一眼就看穿了县长的伪装,命令县长归还抢来的马匹,并将其治罪。王思诚笑道:“他故意身穿破旧衣服以示清廉,却在路上强取豪夺百姓的高头骏马,这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随从们恍然大悟,心服口服。

四、心系百姓,忧国忧民

王思诚在官场中始终心系百姓,忧国忧民。有一年秋天,京城一带遭逢秋旱,整个冬天无雨,才开春就遭蝗灾。百姓已经衣不果腹,又遭黄河决堤,更是雪上加霜。王思诚忧心如焚,上疏请求元顺帝一面举行“祷百神,陈牲币,祭河伯”仪式,一面紧急调动部队堵塞黄河决口,发放赈济粮,并给每个死于洪水的灾民发放棺木安葬。王思诚的奏章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他的救灾措施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五、智勇双全,化解危机

王思诚在官场中多次凭借智勇双全化解危机。有一次,他巡访陕西时正赶上红巾军横扫陕西,兵锋距奉元城仅30里。奉元城里的高官们惊慌失措,无计可施。王思诚冷静分析形势,亲笔写信向河南名将察罕帖木儿求援。察罕帖木儿接到求救信后,被王思诚为国为民之心感动,冒着擅自调动部队的罪责前来援救。王思诚冒着危险前往城外凤凰山犒劳援军,与援军商定攻防策略。回到城内后,为稳定军心,王思诚夜宿台中,未尝解衣。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奉元城得以保全。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印度艳后阿姬曼芭奴:传奇一生与不朽爱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