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清末民初的酸会有:“清醒会”(亦称“和瘟会”),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会”(亦称“保禾会”),多在六月,祈五谷丰登。黑神会”,多在六七月,设。坛”求雨。“太阳会”,八九月间久雨不晴,影响秋收,:打辞祈晴”。“虎豹会”(亦称“山王会”),冬腊月间,设“酸”驱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于三月间做会的。
仡佬族及其先民在历史_广泛地存在着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观念意识,其信仰崇拜主要表现为以自然凃、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内容的原始宗教。仡佬族认为天地山川、风云雷雨、明星辰、金石草木等万物皆有灵,供奉“牛王”、"树神”、“山神”、"苗神”、"灶王”等。各地区仡佬族普遍在农历三月祭山神或树神。除每逢年节时要祭祀外,在天灾病痛时,还要烧香、烧纸钱敬供,以祈求消灾除病,丰收平安。祖先崇拜是仡佬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广泛渗透于仡佬族的社会、生产和生洛领域。
在仡佬族民间祭祀活动中,以祭祖为最多。年节要打糍粑祭祖;拜神树也要祭祖;吃新节要摘新庄稼祭祖,以祈福禳灾。在祭祀方式上,仡佬族有的是在家里堂屋内设置神龛;有的是在灶房内放置一块木板或在堂屋贴上“古先人,地盘业祖”的字幅以作祖先的神位;有的则以村寨附近的小山作为祭祀祖先的地方。贵州遵义一带的仡佬族,有一种独特的祭祖仪式,就是杀老人猪。当地祖辈相传,凡遇疑惑,心境不宁,村寨上出现异常现象,就要杀"老人猪”。杀猪时必须在天黑时进行,不能让人看见,猪毛全都烧掉,服手搓成的一根套猪的绳索,又叫"阴绳”,也要烧掉,其意是交给祖先。然后,将猪内脏分成肝、肚、舌、蹄、心等数类,盛在大盘内祭祖。全家人吃猪肉时,不准说话。三天之内,不准陌生人进屋。可见崇拜祖先,虔诚之至。
明清以来随着仡佬族社会历史的变迁,受到汉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影响,仡佬族的宗教与佛教、道教交织杂糅。贵州道真仡佬族地区曾有大小恃庙.六七十所,信神崇佛较为普遍,每年=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称为"香会”,当地民众成群结队前往寺庙进香"拜观音”。解放以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移风易俗,除敬祖传统尚浓外,打醮求神等活动渐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