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遘(1025—1067),字文通,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括为其从叔。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著有《西溪集》一部。
人物简介
沈括之从侄(诸史皆以括为遘从弟。此依书录解题)。生于宋仁宗天圣三年,卒于宋英宗治平四年,年四十三岁。【《宋史本传》作年四十。此从《三续疑年录》据王荆公集】与弟弟沈辽、叔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皇祐元年(1049),弱冠之年登进士第,为榜眼。任通判江宁府。归,上奏《本治论》10篇,仁宗颇为欣赏。除集贤校理,不久,为起居舍人,修起居注,加之制诰。因其父犯事免职,出知越州。嘉祐七年(1062)为尚书礼部郎中,徙知杭州。英宗时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
沈遘以太庙斋郎身份廷试第一,因有官为二。宋高宗嫌其名怪,以其字文通代名。文通年少爽迈,书一读就懂,还通达世务。祖荫补斋郎。有奏本治论十卷。任杭州知府时坚决打击地方恶势力,褒奖贤良,后任开封知府,开封老百姓也说:“此杭州沈公也。”在开封,他政号严明,对于贫苦善良的老百姓抚恤尤至。为文下笔立就,入选吏部、知制诰。后居母丧,终日守候母亲墓侧,无疾而终。
才干超群
沈遘为人和谨,勤于接下。通达博识,才干超群,明于吏治,所到之处,恩威并用,令行禁止,多有建树。百姓无力丧葬的,给予赈济;对孤女,亲为作主婚嫁者,凡数百人;有养良家女为娼优者,悉令其父母领回。
又曾在杭州主持凿井,引西湖水入城,方便百姓,时称“沈公井”。每文士投贽,必择其贤者而誉之。待人诚信,下属皆愿为之效力,故当时后进之士多归附。处理政务,只需半日,即可与宾客旧友往来谈笑,“沛然有余暇”,友人交口称其能。晚年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遘著有《西溪集》10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治理京师
果断而又高效率的管理方式,是宋代管理开封府重要的经验之一。仁宗朝的开封知府沈遘,"旦暮视事,日中则廷无留人,出谢诸客,从容笑语",在繁杂的府务中,"沛然有余暇,士大夫交称其能"。
著作《西溪集》简介
诗文别集,宋沈遘着,十卷。南宋初高布将此书与沈括《长兴集》、沈辽《云巢编》合刻,名《吴兴三沈集》,以是编为首。《宋史》本传称遘通判江宁,归奏《本治论》十篇,而集中未载(仅存序文),则是书亦非全帙。又卷八《前苏州知郡司封》后缺文五篇,《四库》本补篇名并注"阙"。《四库全书总目》虽称高布校勘不苟,然亦偶有脱误。如卷三《烽火台》之一"孤穿兔穴半空推","孤"为"狐"之误,《四库》本已予改正。今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据明覆宋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