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徐晋的时候,我本以为他只是一位冷面傲娇王爷,可是随着剧情慢慢拉开,我才发现,这个浑身伤痕的王爷,其实也是一个苦人儿。
虽然是大虞国的四皇子,但是这个皇子的命运,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孩子。
在那个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时代背景中,徐晋从小都被冠以命中犯煞的恶名,这样的命格判词,自然被皇宫所不容。
于是,在他十二岁那年,本该天真烂漫的年龄,却被他爹扔到了嶂阳城,跟着镇北将军去镇守边关,说是因为他命中犯煞,正好用来抵御外敌。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由得心疼了三秒钟。
十二岁的孩子能干什么?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部分人也许都还在懵懂无知,身为皇子,在正常情况下,十二岁的徐晋应该是在宫里读书的。
可是,就因为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跟前撒娇的时候,我们的四皇子徐晋就已经过上了刀口舔血的日子。
诚然,徐晋是四皇子,边关的将军们也许会照顾他一些,但是我想,皇帝把他发配到边关这件事,本身就是某种暗示,估计在边关的这些年,徐晋过得一点都不轻松。
抛开这些不谈,边关瞬息万变,就算那些将军愿意照顾他,但是到了战场上,谁都没有绝对把握可以护他周全。
不然的话,身为皇子,徐晋也不会受那么多伤了。
我们总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是我想让这样一个孩子承受这么多,着实也太过残酷了一些。
记得以前曾经读过一本书,那些镇守边关的王爷,如果没有皇帝的诏令,是不允许回京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徐晋他爹从来都不曾让他回去过,当初的小毛孩子,就这样长成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大小伙子。
说实话,像大虞国皇帝这样的父亲,还真的不多见。
幸好,虽然不被父亲善待,四皇子徐晋还没长歪,就算做一个边塞将军,他也在尽职尽责为国出力。
那天他在军营巡视,发现士兵的饭菜实在没办法吃,马上就要查个究竟。
不过是一桩克扣军粮的案件,对于自带主角光环的徐晋并不是难事,他很快就抓住了金翊卫鹤州督查使邱高义。
为了顺藤摸瓜把这件事查个明白,徐晋押送着邱高义回京,却不想在半路上,突然飞来的箭矢射杀了邱高义,线索瞬间就断了。
本着对国家负责,为皇上尽忠的本心,徐晋回到了大虞京城,之所以会出现在掬水小筑,也是为了打算从那里寻找些许线索。
于是,就有了那场刻意安排的意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要他真正闭嘴。
不管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但是自从徐晋回到京城之后,等待他的将是远比边关战场还要危险万分的新一轮战斗。
毕竟这世间最难打的仗,是人心里的仗;而这时间最难对付的敌人,是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人,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间出手。
所以有人就说了,定时炸弹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定时炸弹。
从小没有生活在京城,所以在徐晋的那些哥哥弟弟心中,徐晋的地位还不如一个外人。
那天早朝上,三皇子和五皇子聊到了徐晋,言语里满是挤兑和疏离,马上就被安王徐平给教训了一顿。
从剧情简介里看,徐平很可能就是最大的反派,但是徐平斥责三皇子和五皇子的那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管徐晋是因为何种原因去了边关,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徐晋他们这些边关将领的牺牲奉献,才有了大虞国的安宁。此次徐晋回到都城,也是为了清除国内的蠹虫,来守护大虞国的大好江山。
徐晋在外面为了国家舍生忘死,三皇子等人不仅没有丝毫感恩,还在那里想着落井下石,这样的兄弟,还不如战场上的那些敌人——
战场上的敌人,本就分属对立,一切都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