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是古代的一种称重货币,有很多都出土于海昏侯墓。海昏侯墓可是一个发掘过很多金器的墓葬,里面单单是铜钱就有十几吨,比其他汉墓出土的所有铜钱加起来都多,马蹄金也有十几枚,这马蹄金到底是什么金,为何在古代有很多人都喜欢?拥有马蹄金又意味着什么呢?
当今社会,黄金除了被制作成各种精美的饰品外,最常见的形式莫不过于铸成长方形的长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条”。然而在古代,黄金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有先秦时期的“金饼”、“金版”,汉代的“马蹄金”、“麟趾金”,唐代的“金笏”,宋代的“金锭”,乃至元代我们耳熟能详的“金元宝”。
而其中最深受古人偏爱的莫过于这“马蹄金”,古时的权贵们不仅在生前对“马蹄金”趋之若鹜,视若珍宝,在死后,更是喜欢用“马蹄金”作为陪葬品伴自己长眠。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早在宋代时期,就从殡葬品中挖出过“马蹄金”。
上世纪70年代,在西安鱼化寨北石桥,出土了六枚完整的“马蹄金”,2015年12月,在震惊中外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工作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马蹄金”。那么为何古人对“马蹄金”如此偏爱呢?笔者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从马蹄金的由来、寓意、工艺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马蹄金”为何如此受到青睐的原因,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
一、“马蹄金”的由来
“马蹄金”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根据《汉书·武帝纪》的记载,太如二年(公元前95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豪蹄,以协祥瑞焉’”,于是,汉武帝重铸黄金形制,铸造成马蹄形状。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汉武帝曾经猎获过一匹白麟,又被人进献了一匹神勇的骏马,在巡游泰山的途中,居然在山顶上看见了黄金,又在梦中看见了天马,这便被汉武帝奉为难得一见的祥瑞之兆,汉武帝于是下令改变黄金的形制,将黄金铸造成马蹄的形状,这便是“马蹄金”的由来。
“马蹄金”铸成以后,成为汉武帝用来赏赐诸侯的物品。于是“马蹄金”一经出世,身价便水涨船高,成为了当时万人追捧的对象,能从汉武帝这样的千古一帝那里获赐一枚“马蹄金”,那可是当时的权贵们无以伦比的荣耀,诸侯王公们都对“马蹄金”视若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