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遗憾,这种情感也深刻地反映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中。其中,《贾生》一诗,更是他托古讽今、抒发个人感慨的佳作。
一、李商隐的壮志难酬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十六岁时便因擅长古文而知名。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身处晚唐这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使得他的政治抱负始终难以实现。李商隐一生历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但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屡遭排挤,最终潦倒终身。这种壮志难酬的遭遇,使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二、托古讽今的《贾生》
《贾生》是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借用了西汉初年贾谊的遭遇,来抒发李商隐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贾谊是西汉初年的著名政论家和文学家,因才华出众而被汉文帝召见。然而,尽管文帝对贾谊的才华表示赞赏,但在实际政治中却并未重用他,反而因朝臣的排挤而将他贬至长沙。李商隐在诗中巧妙地选取了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历史情节,用以描绘文帝未能真正识贤、任贤的形象。而“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描绘,则巧妙地揭露了晚唐皇帝们迷信神仙、荒废政事、忽视民生、不任贤能的昏庸特性。
三、《贾生》的艺术特色
《贾生》一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李商隐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含蓄、深沉,同时也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他运用了寓慨于讽、寄情于景的写法,使得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更加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了承转交错的手法,将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为末句的警策预留了空间。而“不问苍生问鬼神”如惊雷般破空而出,直接点破了文帝求贤的真正目的,使得整首诗的批判力度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