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二岁定终身。
历史上对韩信的记载,大概就是从他少年时代开始的。少年时的韩信,性情放纵,不拘礼节,整日佩带一把不知从哪里来的宝剑,浪迹乡间,游手好闲,这样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觉得韩信是一个好逸恶劳、爱慕虚荣、眼高手低的废物。
因为没人瞧得上,又没有经商谋生之道,少年韩信只得靠四处蹭饭,勉强活下去,日子过得很悲哀,甚至有些厚颜无耻。但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韩信却做了一件事,虽然穷得叮当响,但他还是执意为亡故的老母亲找了一块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而且还说,他找的这块坟地可安顿下一万户人家。
从穷困潦倒坚持佩剑,到身无分文要为亡故的老母亲找万户坟地,从贬的角度讲,韩信这人确实太爱慕虚荣,而如果从不那么贬的角度讲,韩信这人内心有傲气,有抱负,但他的傲气、抱负也有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有强烈的功名欲望。可以说,后来刘邦要杀他,就是因为他的功名欲望太不可控,虽然在能反的时候没有反,但他的内心始终是不安分的。
除了为亡母找坟,少年韩信还有两件事很有名,一是漂絮老母给他的“一饭之恩”,一是恶少屠夫让他遭受的“胯下之辱”。
漂絮老母的“一饭之恩”,韩信终生铭记,并且在衣锦还乡后隆重地谢了这“一饭之恩”。虽说人杰记恩是常态,但此事发生在韩信身上还是极具宿命的意味。韩信的发迹之路不像那些一路拼杀的乱世枭雄,他是携天才之姿一夜成名,并且在一夜成名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相比那些历经磨难而成功的枭雄,韩信的发迹之路太顺,太简单,太干净,因而他对人性的洞察并不深刻。如果他天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倒还好说,关键他是个看重“一饭之恩”的性情中人,而刘邦何尝又不是另一个给他“功名一饭”的恩主呢,所以后来叫他反刘邦,他做不到,总是寄希望于人性的善与义,但作为开国帝王,刘邦是皇权至上,一切有可能威胁他大汉皇权的都必须毫不留情地剪除。
内心有着强烈的功名欲望,但又有着一味讲恩情、讲善义的单纯性情,如此矛盾的韩信一旦陷入险恶的政治漩涡,怎可能会有好下场。
说到“胯下之辱”,在韩信身上,此事值得仰视,但也让人警视。
先来说仰视,百年罕见的天才,却能够忍受常人难忍的“胯下之辱”,想不通的话,这事的确让人感觉纠结,也会让一些人发出困惑的疑问,如此没有血性,怎么就成了后来的天才。
关于“胯下之辱”,司马迁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他遭受的腐刑比这更残酷,但司马迁最终也选择了忍受,而不是愤然一死。
为何呢?
司马迁在评价另一汉初人杰季布时,曾说出了心声,这样的心声用在韩信身上同样适用。
司马迁说,季布在项羽麾下,勇悍异常,他曾多次消灭敌军,拔取敌人军旗多次,可算得上是一条好汉了。可是他遭受刑罚,宁愿给人做奴仆不肯死去,显得多么的卑下啊!
但这样的偏见是没读懂这样的人!季布是因为内心有抱负,相信自己的才能,这才蒙受屈辱而不以为耻,这么做为的是以期发挥他未曾施展的才干,所以他最终成了汉朝的名将。
此时忍受屈辱,恰恰能说明他的贤能,因为他真正能看重自己的死,而那些奴婢、姬妾、低贱的人,往往会因为感愤而自杀,这样的人算不得勇敢,因为他们认为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才会这么做。
由司马迁所言,再看韩信的“胯下之辱”,那是因为心中有雄心壮志的人,头顶始终有一片天,而在苦难中所遭受到的屈辱是根本压不垮他的,相反,越是这样,他越懂得低下头来,惜命而为,蓄势待发。
这正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要义。
现如今,很多人认同这句话,但很多时候却做不来,原因不在这句话上,而在于没有真正地看重自己,相信自己。
然而,如果从警视的角度看韩信的“胯下之辱”,依旧不妙。
比如刘邦看韩信,昔日他能受胯下之辱,如今羞辱他、贬低他,会不会到头来又一次成就了他的蓄势待发呢?
所以,对这样一个韧性十足的天才,让他消失才是最放心的选择。
韩信的一生,可赞可叹,而他少年时所经历的三件事,确如老话所言,已定了他的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