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靖难第一功臣:张玉是怎么死的?

作者:Marshall2022-05-09      来源:爱上历史

靖难第一功臣:张玉是怎么死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1399年,在齐泰黄子澄等亲信的撺掇下,建文帝朱允炆终于下定决心削蕃,让叔叔们看看谁才是大明王朝的主人。

从周王朱橚到岷王朱楩,短短一年光景,建文帝接连废了五位藩王。这一系列的动作引起了燕王朱棣的恐惧,他是诸王中实力最强的那个,侄子放着他不管,先去整别人,明摆着就是给他施加压力,逼他主动低头。

“恐惧的尽头是愤怒”,朱棣本就不是个认命的主,与其如此等死,不如反他娘的。这年秋天,朱棣打着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的大旗,从北平起兵造反,拉开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帷幕。

以一隅敌一国,说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这位燕王不仅敢打,甚至还奇迹般地打赢了。谈起靖难之役胜利的原因,朱棣的才干与气运固然重要,可手下姚广孝、朱能、张玉等文武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

尤其是张玉,堪称靖难第一功臣,连朱棣自己都说:“吾倚玉足济大事!”

1.从元朝大官到燕王护卫

张玉本是元朝的枢密院知院,相当于元朝的军委二把手。朱元璋带领明军横扫中原时,他跟随元顺帝逃亡漠北,直到洪武十八年才归顺大明王朝。

作为前朝大员,想要获得新领导的信任,自然需要证明自己的诚意,于是,张玉参加了捕鱼儿海战役。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是名将蓝玉,目的是为了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

这场战役的最终以明军大获全胜告终,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遁去。明军俘虏其次子地保奴及公主、王亲等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军士男女共七万余口。由于表现出色,张玉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虽然同之前的地位相差悬殊,可终究是在新朝站稳了脚跟。

此后,张玉屡立战功,得到了燕王朱棣的赏识。朱棣虽说比张玉小了近二十岁,可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曾经率傅友德、赵庸、曹兴、王弼等名将肃清大漠,在一干武将心中地位很高。

朱棣十分清楚张玉的能力,央求父亲朱元璋将张玉调到了自己麾下,这时的张玉已经年近五十。

2.夺取北平九门,生擒建文二将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对于叔叔的动作,朱允炆并非毫无防备。监视朱棣的北平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都是他的铁杆亲信。另外还有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在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时刻监视着燕军的动向。

为了突破重重包围,朱棣密令张玉、朱能引八百勇士入宫护卫,同时传出燕王已疯的消息,将谢贵、张昺二人骗到府中乱箭射死。

谢、张死了,北平的守军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张玉趁机率军夺取了九门的控制权,不过三日,整个北平城都掌握在了燕军手中。

得知北平易主,建文帝忙令耿炳文挂帅,率三十万(水分很大)大军北上“平叛”。耿炳文兵分三路,他自己率主力屯兵真定,徐凯驻扎在河间,潘忠、杨松驻军在鄚州,三路互为犄角,对北平形成了包围之势。

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张玉向朱棣建议道:“潘忠、杨松是两个草包,大战在即,拿他俩当突破口一准没错。”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

张玉清楚自己处于劣势,也不蛮干,先拿离鄚州不远的雄县开刀。然后以雄县做诱饵,在月漾桥设下伏兵等待援军到来。潘忠、杨松二人果然中计,匆忙率军来救,直接落入了陷阱中,成了燕军的阶下囚。

捷报传来,燕军士气大振,张玉趁势同朱棣汇合,在真定大败耿军主力,打的建文帝一怒之下,撤了耿炳文的职务,让军二代李景隆接任三军主帅。

3.忠心护主,突围不成血洒疆场

身为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的军事天赋并不像父亲那般出色,甚至略显平庸。

朱棣从小在军队里摸爬滚打,深知李景隆就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于是,哪怕李景隆号称率领五十万南军围攻北平,朱棣也是按照张玉的建议,先集中兵力救援永平,解决后顾之忧,只留下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

李景隆也没有辜负朱棣的信任,打了几十天,愣是毫无建树,反倒等来了永平解围,张玉带兵直抵北平,同北平守军来了个内外夹击,杀得朝廷军队丢盔卸甲。

别看李景隆打仗不行,脾气却十分执拗,转过年来,他收拾残军再一次对北平发起了总攻。

只是,这次主动权并不在南军那里,张玉率部疾驰,在南军落稳脚跟前,在白沟河再次大败李景隆。

随后张玉连下德州、沧州,燕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济宁。

但是造反之路怎么可能一帆风顺,打到东昌时,燕军遇到了靖难路上最强硬的敌人——盛庸

盛庸背靠坚城,列阵而守。朱棣率军攻其左翼,打了半天燕军死伤惨重。盛庸见朱棣没有退意,于是故意在正面卖了个破绽,将朱棣诱入包围圈中。

朱能和张玉分兵两路救主,朱能左拼右杀撕开一道口子,朱棣趁机逃跑。张玉并不清楚朱棣已经脱离陷阱,仍旧拖着五十八岁的残躯奋力杀敌,终于在杀死数十人后,力竭而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张玉的死,对于朱棣来讲,不啻于晴天霹雳。哪怕多年的戎马生涯,已经让朱棣打磨出一副铁石心肠,他仍旧泣不能止,放声高呼:“胜负常事,不足计,恨失玉耳。艰难之际,失吾良辅!”

朱允炆 朱橚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麒麟到底是什么动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