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作者:时间轴2022-06-16      来源:爱上历史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是非常悲伤的,道出了古代功臣们的可怕宿命。聪明的谋士知道鸟尽弓藏,心存侥幸的就没那么幸运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里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指猎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叫兔死狗烹,指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就没用了,也泛指人在用完一个人后立刻抛弃他。最早出自《史记·越世家》范蠡即行逃走,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越王国的宰相文种,信上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韩信在临刑之前也发出了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于是吴王阖闾率兵伐越,结果被刚继位的勾践率军打败,自己也中箭身死,死后吴王夫差继位,两年后越王勾践在得知夫差日夜厉兵秣马准备攻越多的时候决定先发制人,于是率兵伐吴,结果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困于会稽,无奈之下勾践向夫差求和,并亲自前往吴国给夫差当仆役,与他同往的除了他的妻子之外,还有两个大臣:范蠡和文种。在两人的建议下勾践在吴国忍了三年,回到越国后,文种提出七条计策并最终帮助勾践完成了灭吴大业,功成之后范蠡离开了越过,并给文种留下了一封信,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后来文种果然被勾践赐自尽。其实历史上文种这种遭遇的人有很多,范蠡的这句话似乎一语成谶,成为了诸多功臣的最终结局。

刘邦登基后杀韩信时,韩信临死说了一句千古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哲理,于是自请告退,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三大主要助手之一,也是汉初少有的几位全身而退的功勋人物之一。

他虽是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敢椎刺秦始皇

他的一生,心存故国,复国无望后,一心辅佐刘邦夺取天下,成为帝王之师,而后又不为功名利禄,深知“鸟尽弓藏”的道理,将自己成功抽身,为后世所赞叹。


勾践 范蠡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明清故宫里边是没有厕所的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