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第绪语,是一种日耳曼语,属于西日耳曼语支,源出自中古德语,通常由希伯来字母书写,约有三百万人在使用,大部分的使用者为犹太人,而且主要是阿肯纳西犹太人在操用此语。
意第绪(语)这个称呼本身可以来代表“犹太人”(跟德语的“犹第绪”来比较),或者说是用作表示“德国犹太人”的称呼。
在“意第绪(语)”称呼于早年(13至14世纪)的发展阶段,它也是被当作“德国犹太人”的意思;在早先时期有时候,“意第绪”也如它以后所表示的意思,也被视为一种语言的表示法“意第绪语”来看待。
历史沿革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指的是源于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德国莱茵兰一带的犹太人后裔。其中很多人自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期间,向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迁移。从中世纪到20二十世纪中叶,他们普遍采用意第绪语或者斯拉夫语作为惯用语。其文化和宗教习俗也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影响。
意第绪语深受希伯来语和阿拉米语的影响,但却没有受到希腊语和拉丁语影响。最近的人类基因研究也证实很大一部分阿什肯纳兹人的祖先来自中东。
在11世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仅占全世界犹太人的百分之三,然而到1931年左右他们达到历史最高纪录:百分之九十二,占世界犹太人的百分之八十。在欧洲有久远历史的犹太群体,除了地中海一带的,大多数属于阿什肯纳兹。20-21世纪来从欧洲外迁,特别是移民美国的的犹太人相当一部分来自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由德系犹太人到老意第绪德系犹太人所处的德国,当年是罗马帝国的属地。10世纪时在中欧发展著一种独特的犹太文化称为Ashkenazi,或者叫“日耳曼犹太”文化(Ashkenaz一词是中世纪德国人用来称呼犹太人的)。中世纪时犹太人的文化区域并没有和一些基督教公国的统治区重叠在一起,因此Ashkenaz也包括法国北部,也和“赛法迪地区”接壤在一块,进而赛法迪犹太人或者西班牙犹太人也住到法国南部来。之后Ashkenazi的地域也进一步延展到东欧。
中世纪晚期欧洲犹太人的日常用语与基督教族群的口语相同,而就大多数Ashkenazi地区来说也是使用当地的德语。
二十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共有1000万人使用意第绪语
苏联时期
在1920年代的苏联,意第绪语被认为是“犹太无产阶级”的语言被鼓励使用;同时,希伯来语则被当作“资产阶级”语言。1930年代开始,苏联国内日益增长的反犹太主义倾向和迫害犹太人的政策迫使意第绪语退出了文学、教育等领域。只有很少几个意第绪语出版物幸存下来(其中有文学刊物《苏维埃祖国》(Sovetish Heymland)(1961-1991)和报纸《比罗比詹明镜》(Birobidzhaner Shtern))。
以色列
在以色列意第绪语被现代希伯来语所取代。
许多从前苏联来以色列的老移民(通常超过50岁)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或明白意第绪语。
犹太教超正统派(חֲרֵדִים;Haredi;Charedi Judaism;ultra-Orthodox Judaism)以意第绪语来进行教育活动,数十万儿童曾经,或正在学习将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的经文翻译成意第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