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唐朝

为何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个职务是狄仁杰名相生涯的开始?

作者:Marshall2023-01-12      来源:历史资料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和“内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初年继承隋朝的制度,朝廷和中央的最高国家机构为负责起草决策的中书省、负责审核决策的门下省、负责推行政策的尚书省(下辖六部),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互相制约。但是到了贞观后期由于各种原因,“三省”的地位逐渐被“政事堂”取代。

“政事堂”原本是唐朝宰相开会议事的地方,但后来逐渐演变为整个宰相班子的办公总部,在实际上成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国家最高决策领导机构。在唐朝只有日常列席政事堂议事的高级官员才能是宰相,也是全天下影响最大的官员。

因为政事堂是在原来“三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原来“三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自然是法定的政事堂成员。由于尚书左右仆射后来成为虚职,列席政事堂的常设实权官员就只有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因此政事堂也称“中书门下”。

除了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之外,其他能列席政事堂会议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名义上皇帝临时授予的加衔和兼职。其中地位较高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门下长官一起负责事务。因此唐朝同时期的宰相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改名狂魔”武则天掌权后,为了显示自己与之前帝王的不同,将中书省改名为“凤阁”。门下省改名为“鸾台”。因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武则天时期就被称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而这个职务也是狄仁杰“大唐名相”生涯的开始。

于是有人就会一个问题:既然狄仁杰只是同时期众多宰相中的一个,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答案是狄仁杰狄大人不仅出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还当上了“内史”。

政事堂里的一大帮宰相虽然地位基本相等,但怎么着也得有个总负责人啊,不然开会的时候连宣布议题的人都没有。因为政事堂中只有负责制定和审核政策的中书令与门下侍中是常设官员,所以政事堂逐渐形成了“中书令为主,门下侍中为辅”的负责机制,中书令也就成为首席宰相。

武则天掌权之后,按照自己“改名狂魔”的习惯将中书令改名为“内史”。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正式被武则天任命为内史,即中书令,成为当时的首席宰相、政事堂的总负责人,自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狄仁杰

上一个: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个: 为何说就算是为武家考虑,武则天也得皇位传给儿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