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爱新觉罗·福全是清世祖顺治皇帝次子,那么作为康熙的哥哥福全为什么不能继承皇位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爱新觉罗氏的字辈排名完善
别看顺治一生只活了24岁,寿命挺短,但是顺治14岁大婚,还有30多名后宫妃嫔,所以即便他24岁英年早逝时也留有8子6女。
顺治的长子名叫牛钮;次子则是福全;三子就是玄烨即康熙;四子为董鄂妃所生的荣亲王,由于没有取名就夭折,因此只称皇四子;五子常宁,六子奇绶;七子隆禧;八子永干。顺治的八个儿子中老大牛钮和老四都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老六奇绶和老八永干则是在康熙初期夭折,因此康熙继位之后实际上只有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宁、隆禧在世。
看到顺治这些儿子名字的字辈完全不一样,是不是都有些懵,尤其是福全的名字字辈都与顺治重合了,其实这些很正常,清朝入关初期并没有被完全汉化,没有像汉人似地按字辈排宗谱起名,更不忌讳父子之间的字辈讲究,所以顺治给福全起名字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过自己的名字,后来清朝是一直到康熙时期才有了按字辈起名的讲究。
康熙最初是想把自己的儿子与哥哥福全的儿子字辈统一,因此康熙的长子胤禔原名保清,次子胤礽原名保成,而福全的长子和次子夭折不说,三子保泰、四子保安、五子保绶、六子保永本来都是与康熙的儿子们字辈一致的。
但是由于后来康熙考虑到自己的儿子是皇子要与之区分,因此康熙才将自己儿子的字辈改为胤字辈,康熙给孙子们的字辈定为弘字辈,曾孙辈定为永字辈。
到了康熙的孙子乾隆时期,乾隆按照康熙定的永字辈又排序下了永绵亦(通奕)载奉慈娱的字辈,但是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时期,道光认为“奉慈娱”三个字不好听,于是道光修改为溥毓恒启,在道光的儿子咸丰时期又往下添加了焘闿增祺四个字,在1937年时清末帝溥仪往下添加了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个字。
至此爱新觉罗皇室字辈才一直流传至今,爱新觉罗氏的字辈排名也从康熙之后逐渐递增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而这些字辈排名仅限于帝系子孙后裔,包括福全和常宁在内的其他皇族都有自己家族内部的字辈排名,并不按照帝系后裔的字辈去取名,但是即便不按照帝系字辈起名,他们的皇族身份也都是被收录在爱新觉罗宗谱的《玉牒》之内。
福全自幼身有残疾,加上决策者孝庄太后十分看重康熙,因此他与皇位失之交臂
福全的生母是顺治的宁悫妃董鄂氏,福全的老妈董鄂氏与顺治宠爱的董鄂妃也就是后来的孝献皇后还真有关系,二人是远房亲戚,不过宁悫妃家族出身更高贵,她出身满清开国功臣何和礼家族,其家族世代与爱新觉罗氏联姻。
按理说福全母系家族出身高贵,比康熙的母系家族佟佳氏的政治地位高了不少,福全年纪还比康熙略大1岁,顺治临终时也应该考虑福全为继承人,但是为何却选了康熙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福全天生眼睛有残疾,加上福全自幼野心就比较小,据史料记载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时,顺治曾问7岁的福全和6岁的康熙二人将来长大以后有何志向。
福全回答:“愿为贤王。”
而康熙却回答:“愿效法皇阿玛。”
福全和康熙兄弟二人的回答也展现出了他们从小的志向,福全是一个没有更高志向的人,他就想当一代辅佐帝王的贤王,而康熙的志向则更加远大,想像顺治一样当一代帝王,幼年康熙的如此回答,也让顺治和顺治的老妈孝庄太后十分喜爱和器重。
其实福全本身就很有自知之明,他天生眼睛有残疾,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他都很难成为皇位继承人,加上他自幼生性随和,因此他对皇位的心思不重。
再加上顺治去世时,皇位继承人选主要决定权在其母孝庄太后手中,福全虽然年长,但是他只比康熙大一岁,顺治去世时,福全年仅9岁,康熙才8岁,如果福全当时已经成年,孝庄或许会考虑册立成年的福全成为皇帝,但是福全和康熙都属于未成年,因此权衡之下,孝庄还是选择了身体健康、志向远大的康熙成为皇帝。
可以说康熙是得到祖母孝庄太后的鼎力支持才能继承皇位,而福全则因为眼睛残疾加之性格使然,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
由于康熙继位是在祖母孝庄太后的支持顺利继位,还有顺治遗诏的加持,因此康熙的继位几乎没有争议,也就不涉及到皇室兄弟之间的权力纠纷,所以康熙也是历史上少数能重视兄弟亲情的皇帝。
康熙亲政后只有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宁、隆禧在世,福全被康熙册封为裕亲王,常宁被册封为恭亲王,隆禧被册封为纯亲王。但是隆禧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仅20岁时就英年早逝,遗腹子富尔祜伦出生不久还夭折了,因此隆禧一脉基本就是绝嗣了,实际上康熙一朝陪伴他的只有福全和常宁。
常宁年纪小,加上为人懒惰散漫,而福全年纪与康熙差不多,自幼与康熙一起学习,还一同侍奉孝敬祖母孝庄,二人在成年之前几乎是朝夕相伴,因此二人之间兄弟感情最为深厚,康熙对福全也远比对常宁好得多。
福全在成年之后就被康熙封为裕亲王兼议政大臣,参与决策军国大事,而福全也没有辜负自己小时候的志向,他全心全意辅佐弟弟康熙成为一代明主,也践行了自己当初愿为贤王的志向。
福全先后帮康熙铲除权臣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对康熙朝初中期贡献很大,可以说康熙能成为康熙大帝,其中福全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比之下老五常宁则不被康熙所喜爱,常宁为人懒惰散漫,缺乏自律性,康熙经常劝诫他改掉缺点,但是常宁却只当耳旁风,可以说康熙和福全两个哥哥在努力开创大清的基业,常宁则属于跟在二人后面打酱油,因此康熙更加礼重和信任哥哥福全,在康熙朝福全是受赏赐最多,待遇最高的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