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玛雅文字破译史简述

作者:Marshall2022-06-03      来源:爱上历史

古玛雅文字西班牙语通俗叫法是glifos,汉字叫做caracteres,其实是和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一样,同属logosilábico的范畴。

那么什么叫logosilábico?其实很好理解:logo,就是图像、图形的意思,sílaba是音节,logosilábico当然指的是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这类文字可以说是从原始的象形文字jeroglíficos来的,所以也有人管汉字、古埃及和古玛雅文字叫象形文字。

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原住民,现在大部分玛雅人都生活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Península de Yucatán)、危地马拉(Guatemala)、伯利兹(Belice)、洪都拉斯(Honduras)和萨尔瓦多(El Salvador)等地。

当年十五世纪西班牙人到达中美洲的时候,玛雅文明已经走向衰败了,很多大城邦已被抛弃,而玛雅文字也几乎被人们弃用。当时的尤卡坦大主教(Obispo de la archidiócesis de Yucatán)、西班牙方济各派传教士兰达(fray Diego de Landa)对当地文化十分感兴趣,对玛雅文字更是着迷。

但是,由于西班牙人“想当然”的优良品质,兰达认为这种看起来跟画画似的文字和西方文字一样,一定也是由字母组合发音而成的。

所以他就找了几个懂得古玛雅文字的玛雅人来帮忙,开始他把“玛雅字母”转写为拉丁字母的宏伟计划。但是由于沟通问题,兰达和当地人之间产生了许多误会,致使后来几个帮忙的人全体罢工,字母表也没整完。

尽管如此,他所转写的字母表也成为了后来几个世纪里人们破译古玛雅文字的关键,被誉为“兰达字母表(Alfabeto de Landa)”和“玛雅文的罗赛塔石碑(Piedra Rosetta de los glifos mayas)”。

后来欧洲天主教会认为兰达被“玛雅邪教”洗脑,就阻止他继续研究下去,并且反洗脑。最终兰达从一个热爱玛雅文明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痛恨玛雅一切的中年人,并在玛尼(Maní)将几乎所有玛雅文字典籍(Códices)付之一炬。

所以这个事情就比较简单了,从此以后玛雅人,还有其他各种各样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原住民,进入了“完全西班牙语化(castellanización)”时期。

玛雅人自此顽强抵抗文化同化、寻求自我身份认同,而古玛雅文明无人问津。直到十八世纪后半期,探险家们在尤卡坦半岛西边的恰帕斯(Chiapas)的一片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一座废弃的玛雅古城Palenque和里面雕刻着的丰富的古玛雅文资源,人们才再一次对这些“死文字”着迷起来。

那正是欧洲人在埃及发现罗赛塔石碑的时期。法国人商博良根据石碑最下面的古希腊语破译出Ptolomeo和Cleopatra这两个名字,直接导致大部分古埃及文字被纷纷破译出来。因此,石碑成为破译古埃及文字最重要的一个线索,现在它作为镇馆之宝被存放在大英博物馆里。

另一个法国人通过类似的办法,利用Palenque的玛雅文字,破译出了古玛雅人数字的表达方式。

再后来,许多探险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对古玛雅文字的破译进行了诸多猜测和研究,但是没有人成功。

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确切地说,1963年,一个年轻人成功了,他不是玛雅人,不会说西班牙语,却解决了一个困扰人类好几世纪的难题——他叫尤里·诺罗索夫(Yuri Knórozov),苏联人。

在全世界都依照兰达的字母表进行破译的时候,诺罗索夫说不,我觉得兰达字母表有问题,我得先弄明白他和玛雅助手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矛盾。

成功总是会降临在合理质疑前人成绩的人头上,到了九十年代,诺罗索夫完全推翻了兰达字母表并已将大部分现存的玛雅文字破译出来,并在俄罗斯和墨西哥都参与建立了玛雅文字研究所。

而所谓的“2012”末日预言,也就是他翻译整理古玛雅文献时得知的。这个预言和古玛雅人的纪年法、日历有极大关系。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奇琴伊察简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