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ōng pú,意思即公之仆,人民之仆佐,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公仆这个词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
周朝分封爵位分公侯伯得公之爵位者其邦次于周“公“即邦主好似狼中头狼羊中头羊领导者标杆者此时的“公”是被授公爵爵位的一个人。
汉末分裂各州州牧接管印绶被臣员尊称主公此时的“公”是各州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主人是人民此时的“公”是人民。
全国十几亿的人加在一起称为“人民”单独个人或者大中小规模的各类群体都不足以称为“人民”。
来源
公仆这个词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德语: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称腓特烈大帝的一句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在此人在位期间,一直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对普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普鲁士在之后的数十年之内成为欧洲的一支不可小视的国家。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德语: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译作弗里德里希二世,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第三位普鲁士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作家和作曲家。
腓特烈二世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少年时擅长乐器,1740年即位。曾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56年又发动七年战争,1772年和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大公国趁波兰内政危机之时第一次瓜分波兰,获得西普鲁士。1785年组建由15个德意志国家组成的诸侯联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他被公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专制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统治时期,文化艺术得到赞助和支持,其本人也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和音乐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大规模发展军力、扩张领土,使普鲁士国力迅速提升,成为欧洲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