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明朝

唐伯虎的绝笔诗,既洒脱又令人心疼

作者:Marshall2022-02-09      来源:爱上历史

唐伯虎的绝笔诗,既洒脱又令人心疼,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寅,字伯虎,因受到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唐伯虎的名字家喻户晓。在世人看来,唐伯虎身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又生在家境殷实的家庭,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才高八斗,堪称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另外,或许你还认为,唐伯虎婚姻幸福美满,家中妻妾成群,后来还如愿以偿娶到秋香姐,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

如果在你心目中,唐伯虎是这样的形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唐伯虎并非虚构的人物,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咖,出生于明代成化年间,确实非常有才华,与文徵明、祝枝山齐名,还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实际上,历史上的唐伯虎是个典型的悲剧文人,后半生穷困潦倒,以卖画为生。

弘治七年,唐伯虎二十四岁,正是在这一年,他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父母、妻儿以及妹妹相继病逝,原本热闹非凡的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幸好祝枝山陪伴他度过艰难岁月,劝他化悲痛为力量,并且给唐伯虎介绍对象,重新组建家庭。

唐伯虎逐渐恢复斗志,把心思全部放在备战科举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所以人称“唐解元”。次年,意气风发的唐伯虎进京赶考,他对自己的实力相当自信,性格放荡不羁,行为也略显轻浮,几个好朋友都曾婉言相劝,希望他能低调一些,只是唐伯虎没有放在心上。

人若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会试的题目很偏,只有两位书生给出准确答案,其中一位就是唐伯虎。假如不出意外,入选前三甲不成问题,或许还能状元及第,骑着高头大马逛京城,享受众星捧月般的感觉。然而,因科举舞弊案的牵连,不仅被取消成绩,还被关进大牢。

后来经过一番调查,唐伯虎没有作弊,但也被削去功名,朝廷把他罢黜为吏。唐伯虎有他的傲骨,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所以不去就职,带着行李返回老家。第二任妻子嫌贫爱富,得知丈夫的遭遇,非但不给予安慰,还嘲笑他没本事,夫妻关系闹得很僵,唐伯虎无奈之下休妻。

仕途和婚姻都不如意,使得唐伯虎感到迷茫和绝望,开始放飞自我,纵情于声色犬马,原本不富裕的他,很快就花光了家底,只好靠卖字画度日。唐伯虎心中的凄凉无人能懂,偶尔写诗发泄忧愁,比如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隐藏着他的苦闷与无奈,笑容的背后是愤慨、哀怨。

嘉靖二年,唐伯虎病逝于家中,年仅五十四岁。有人为他感到惋惜,如此有才却遇不到伯乐;有人说他太脆弱,遇到挫折就逃避,破罐子破摔,以消极的态度活着;也有人说他看淡了功名,放浪于形骸之外。唐伯虎走了,但他临死前留下一首诗,短短28个字,看似潇洒却令人心疼。

这首诗题目为《临终诗》,也称为《伯虎绝笔》,内容如下:“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通过诗句可看出,唐伯虎把生死看淡,不畏惧死亡,人生在世,如同一场宴会,终究有散场离去的一天,平静地闭上双眼,即便到了所谓的地府也无所谓。

第三句“阳间地府俱相似”,是该作品的精华所在,也是唐伯虎最想表达的意思。他郁郁不得志,过得比较凄凉,挚爱的亲人不在了,婚姻一团糟,人世间已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所以觉得阳间也好,地府也罢,在唐伯虎看来都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漂泊。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唐伯虎彻底领悟出这个道理,生死对他来说没有差别,所以才会坦然面对。这首《临终诗》,表面上体现唐伯虎的淡定与豁达,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绝望,每一个字都很扎心,心疼之感油然而生。读完唐伯虎的绝笔诗,你是否感同身受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唐伯虎

上一个: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个: 明朝的张皇后最后为什么会自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