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三国

曹节其实支持曹丕?事实并非如此

作者:Marshall2025-04-09      来源:爱上历史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权谋纷争的历史中,曹节作为曹操之女、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她的立场和态度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深入探究历史资料后会发现,曹节并非支持曹丕,而是坚定地站在汉献帝一边,与曹丕的篡位行为形成了鲜明对立。

汉室情结与婚姻羁绊下的立场

曹节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对汉室正统有着深厚的情感。在那个男尊女卑、政治联姻盛行的时代,她虽无法自主选择婚姻,但入宫后与汉献帝刘协朝夕相处,逐渐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汉献帝虽为傀儡皇帝,但他有着自己的尊严和抱负,曹节在与他共同面对困境的过程中,对他产生了同情与支持。

从历史记载来看,曹节入宫后,面对曹操对汉献帝的种种控制,她并未站在父亲一边。曹操为了进一步掌控汉献帝,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他,曹节便是其中之一。曹操本意是通过女儿来监视汉献帝,但曹节并未执行这一任务,反而与汉献帝站在了一起。她看到了汉献帝的无奈与挣扎,也感受到了他对汉室的忠诚,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她坚定地支持汉献帝,而非自己的家族。

曹丕篡汉时的激烈反抗

公元220年,曹丕欲称帝,派人向汉献帝索要玉玺,这一事件成为了曹节态度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曹节身为皇后,她深知玉玺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汉室正统的标志。当使者前来索要玉玺时,曹节坚决拒绝,她痛斥使者,将玉玺扔在地上,并大骂道:“父亲当初功高盖主都不曾取而代之,如今哥哥你竟这么行事,老天爷一定会惩罚你的!”

曹节的这一行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她长期积累的情感和立场的爆发。她无法接受自己的哥哥篡夺汉室江山,更无法接受自己作为汉室皇后却要亲手将玉玺交给篡位者。她的这一举动,充分表明了她对曹丕篡位行为的强烈反对,也体现了她对汉室的忠诚。

随汉献帝赴山阳的坚守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节不离不弃,跟随他一同来到山阳。在山阳,他们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曹节鼓励汉献帝脱下官服,换上布衣,深入民间,运用宫中所学的医术,施医救民。他们夫妻二人还开了一家山阳经社,宣布不论贫富,子弟均可上学。若遇灾荒年景,他们便下令减免赋税,与山阳百姓一起节衣缩食,共度难关。

曹节在山阳的生活,是她对汉献帝支持的延续。她放弃了荣华富贵,选择了与汉献帝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在这个过程中,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汉献帝的深情和对汉室的坚守。如果她支持曹丕,又怎会放弃魏国的尊荣,与汉献帝一同前往山阳过苦日子呢?

历史评价与后世影响

从历史评价来看,曹节的行为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毛宗岗曾赞道:“曹后之贤,殆将与伏后、董妃并列为三云。”伏寿皇后和董妃都是汉献帝的忠诚支持者,她们为了汉室的尊严和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曹节能与她们并列,足以说明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曹节的故事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成为了忠诚、坚贞的象征,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权力和利益的诱惑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她的行为告诉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选择和立场至关重要,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正义和良知。

曹节并非支持曹丕,而是坚定地站在汉献帝一边,为维护汉室正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她的故事是三国历史中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也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人物,尊重他们的选择和立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曹操 刘协

上一个: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个: 陈寿和诸葛亮有仇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