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西汉时期名将,被称为“飞将军”,他的一生都在边塞抗击匈奴,打的胜仗高达百余场,可惜的是最终落了一个拔刀自刎的下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广死时,他的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仅留下幼子李敢。
李敢也是一位声名赫赫,血战沙场而无所畏惧的将军,当时他是霍去病的部下,听说父亲死讯,认为这是因为卫青任意调离李广,因此打伤了卫青。卫青虽然没有声张李敢打人的行为,但霍去病却不能接受部属殴打自己的舅舅,后来在甘泉宫狩猎时故意射杀了李敢。
李广的孙子李陵(其父李当户),被汉武帝重用后,率领五千汉军与八万匈奴血战了八天八夜,最终在苦战无援的情况下投降了匈奴,其在长安的家族就此被汉武帝灭族,李陵也从此成了叛徒的代名词。
李广祖孙三代皆英豪,结局却都让人扼腕,这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而因李陵的投降匈奴,使得“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史记·李广传》)
等到了大唐盛世之际,这段令人唏嘘的往事,深深地刻在了王维的心上,幼年时的他在听到这个故事后,就萌生了为李广祖孙写诗的念头。
若退无可退,谁愿意背叛家国?谁愿意遗臭万年?李陵的投降,应该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和理由。
于是,19岁的王维提笔写了一首边塞诗:
《李陵咏》 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在诗的开篇,王维就赞颂说“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也有许多一门三父子的佳话,比如汉末的曹操、曹丕、曹植一门;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也是一门。
但是,能像李广、李敢、李陵,祖孙三代都是精忠报国的将军,则是少之又少,这不由得让人深为佩服。
王维《李陵咏》中青年将军的形象,取自司马迁先生的记载,那位光明磊落的史学家用他真挚的人格,记录了历史最大的真实。
当年李陵投降匈奴后,汉武帝甚怒,问太史司马迁,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说,李陵不死,应该是暂且偷生,希望以后再择机报汉,从而怒触汉武帝而被下狱,遭受到残酷的宫刑,但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司马迁只好忍辱负重,咬牙坚持了下来。
李陵本出自名将世家,绝对的是坚决抗击匈奴,但他在苦战无援的情况下,为了保全下属的性命不得不屈辱地投降匈奴。
这其实是一场无奈的悲剧,王维将这段历史从被掩埋的昔日黄沙里,挖掘了出来,诗里可谓是字字泣血。
诗的最后一句“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里面的“子卿”即苏武(字子卿),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单于多方胁降,武皆不为所屈,遂被留匈奴凡十九年。汉昭帝时还汉,拜典属国。
李陵与苏武交情颇厚,单于曾经让李陵劝说苏武投降,苏武一直不从,后来,苏武归汉,李陵曾置酒与之诀别,泣下数行。
李陵感到苏武尽管和自己是知己,却申辩渺茫。是啊,司马迁尚不能为李陵相申辩,何况苏武又怎能为李陵申辩呢?
当李陵这“唯一”愿望都无法实现时,不仅令人哀叹,亦足令鬼神饮泣矣。此时的王维还没进京赶考,一介少年书生的他,还没有到达过边塞,未曾真正体会到边塞的雪月风沙,仅仅是凭借他的少年意气,就写出了他对为将不易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