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俭,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文学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然而,这位曾经横扫辽东、踏破高句丽的英雄,最终却落得一个被平民杀害的悲惨结局。那么,毌丘俭为何会死在一个平民手上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情感?
一、毌丘俭的生平与功绩
毌丘俭,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毌丘兴是曹魏时期的将作大匠。毌丘俭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抱负,历任多个要职,并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两伐辽东,重创高句丽,为曹魏边疆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毌丘俭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在魏晋之际享有盛誉。
二、毌丘俭与司马氏的矛盾
然而,毌丘俭的辉煌人生并未能持续到最后。随着司马氏势力的崛起和专权,他与司马师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毌丘俭对司马师废黜魏少帝曹芳以及杀害好友夏侯玄、李丰等行为感到极度愤慨。这些政治上的分歧和恩怨,最终促使毌丘俭走上了起兵反抗司马氏的道路。
三、起兵反抗与兵败逃亡
公元255年,毌丘俭联合扬州刺史文钦,共同起兵讨伐司马师。然而,由于司马氏兵力强大,根基已深,毌丘俭和文钦的军队很快便陷入了困境。在激烈的战斗中,毌丘俭的军队遭受重创,士兵纷纷投降或逃亡。毌丘俭本人也只得带着残兵败将逃往慎县。
四、悲剧的终结:死于平民之手
在逃亡过程中,毌丘俭与弟弟毌丘秀以及孙子毌丘重躲进了河边的水草之中,试图躲避追兵。然而,命运并未眷顾这位曾经的英雄。一个名叫张属的平民在搜寻溃散叛军时,意外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张属随即向毌丘俭等人射出了致命的一箭,毌丘俭咽喉中箭,当场身亡。这位往昔曾横扫辽东、踏破高句丽的曹魏杰出将领,最终在讨伐司马氏的战场上倒下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