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简介
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元祐八年(1093年),任大名府馆陶县县尉。任满,先后在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莱州掖县担任县令。政和五年(1115年),升登州通判。宣和元年(1119年),因事被贬提举鸿庆宫,遂上表引退。靖康元年(1126年),临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宗泽为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到任后,积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不久,受封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击退来犯的金兵。同年11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钦宗任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师。宗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次年正月,率军至开德,与敌十三战皆胜。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协同抗金,并任用岳飞等人为将,屡败金兵。金人畏惮宗泽,都称他为“宗爷爷”。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二十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人物评价
宗泽虽未能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宋王朝大一统的宏愿,但他坐镇抗金前哨的开封,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金卫国的斗争中,宗泽高举抗金大旗,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金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役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感天动地,千古流芳。
轶事典故
“金华火腿”祖师爷
相传,宗泽从抗金前线回到家乡后,经常买些猪肉请乡亲们腌制起来,再离开的时候带上作为军需食品,也可赠予朋友和部下。宗泽在金华民间被视为腌制火腿的祖师爷,解放前,火腿店和腌腿的作坊里都供奉着宗泽像,盛产火腿的金华、东阳、义乌、浦江、永康等县过去都属于旧金华府,“金华火腿”由此得名。
宗泽墓
宗泽墓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郊京岘山北麓。此墓为宋墓,周长28.8米,坟直径3.5米、高2米。墓前竖白云墓碑,高1.9米,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墓道长90米、宽2.5米,两旁密集绿树,庄重肃穆。八百多年来,宗泽墓经历代多次修缮,大体保持原貌。宗泽葬于镇江京岘山后,岳飞为怀念恩师宗泽的知遇之隆,于茔旁花山湾云台寺创设“宗忠简公功德院”,即当今所称的纪念堂,以祠祀宗泽。到了嘉定年间,岳飞之孙岳珂以总饷驻节镇江军府,命重修功德院,并亲撰《重修忠简公功德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