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三国

三国历史上的三次著名刺杀行动,影响如何?

作者:Marshall2021-09-16      来源:历史资料网

三国历史有三次著名的刺杀行动且都成功了,这三次刺杀行动带来了哪些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江东“小霸王”孙策被刺杀

孙策有“小霸王”之称,而孙策也不虚此号,确有“霸王”项羽的风范。都说江东基业历经三世,但真正打下江东基业的是孙策。孙策起初跟随的袁术,但心中有大志,不甘心一直屈居与袁术之下。在公元195年,孙策借口帮袁术平定扬州地区的刘繇势力,从而趁机脱离袁术的掌控。孙策是先后灭刘繇、平定丹阳郡、吴郡。在由拳击败许贡,许贡又投奔吴郡乌程的严白虎,然而不久之后又被孙策击败,但孙策未对许贡赶尽杀绝。

孙权在江东的强势崛起,严重影响了许贡的利益。于是许贡就密奏中央朝廷和曹操,建议征召孙策进京任职。许贡此计对孙策来说是釜底抽薪,因为孙策刚打下的基业尚未稳定,如果此时孙策进京必定会发生动荡,而其他势力也会将自己的“蛋糕”进行瓜分,如无江东之地的依靠,孙策在京城可能会受到迫害。但这封密奏被孙策截获,孙策找到许贡对质,许贡拒不承认最终被孙策绞杀。

许贡被杀之后,许贡的门客一直在找机会为许贡报仇。在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山狩猎之时,被许贡的门客所射杀,而当时孙策年仅26岁,孙策在离世之前已经统一了江东六郡。在公元200年孙策的大计是乘曹操和袁术在官渡大战之时,袭取许都迎回汉帝。若此计成功,东吴不是没有称霸的机会,因为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说法“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可见孙策的恐怖。但随着孙策的离世东吴也由开疆扩土的路线转变为据守的路线,因为孙策看清了孙权的性格不适合开疆扩土,适合守城。《三国志》记载: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鲜卑首领轲比能被刺

演义中轲比能和正史的轲比能区别是比较大的,在《三国演义》中轲比能呼应曹丕五路进攻蜀汉计划,与羌兵一同出征伐蜀汉,但知道对手是“神威将军”马超之后,便不战而逃。

然而历史的轲比能确是一个作战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的人物,在少数民族之中有很高的威信,对蜀汉和曹魏来说是一个头疼的人物。轲比能部落靠近边塞,轲比能抓住机会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在轲比能势力相对弱小之时,轲比能依附时曹魏,跟随曹魏参加阎柔叛乱、远征乌桓,并年年上贡。势力逐渐庞大的轲比能有了兼并各个部落的心,但遭到了田豫的干涉,因为田豫认为互相兼并,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应该以怀柔的政策,这样才能彰显曹魏的国威。但轲比能岂会甘心,于是把田豫围困在马城七天七夜,在阎志的劝说之下,轲比能才放过田豫。

轲比能于曹魏交恶之后,在诸葛亮出祁山伐曹魏之时,得到了轲比能的响应,但诸葛亮的北伐以失败告终,轲比能只能回到漠南。轲比能三番五次地挑衅曹魏,曹魏有了斩除轲比能的想法,在公元235年,王雄派韩龙刺杀轲比能,最终轲比能被刺杀而死。轲比能一死鲜卑各部落是相互之间混战,从而势力大大减小,这也为曹魏的边陲赢得了安宁。如果轲比能不死诸葛亮的北伐会更加的舒畅,因为曹魏的边境总有人在骚扰。

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杀

费祎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但费祎的执政理念与诸葛亮、姜维的完全不同,诸葛亮、姜维就是坚持北伐以攻代守,而费祎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增强蜀汉的国力。而费祎此人孙权甚是看重,在费祎出使东吴之时。孙权曾将自己的宝刀赠与费祎,但费祎说:“刀是禁暴乱之物,希望孙权可以建立功业,扶持汉室”拒绝了孙权的馈赠。《三国志》记载:

臣以不才,何以堪明命?然道所以讨不庭、禁暴乱者也,但愿大王勉建功业,同奖汉室,臣虽闇弱,终不负东顾。

那么费祎是如何被杀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姜维,在一次战争之中,姜维俘虏了曹魏的官员郭修,但郭修此人虽然表面上投降了蜀汉,然而内心一直惦记着蜀汉,于是准备伺机刺杀刘禅。刘禅身为蜀汉的皇帝,身边防卫森严郭修根本无法近身。于是改变目标刺杀费祎。公元253年春,蜀汉正在举办岁首大会,当时蜀汉的群臣都在郭修也在其中,酒过三巡之后上了年纪的费祎不胜酒力,郭修趁机拿着刀,把费祎刺杀成重伤,不久之后费祎离世。费祎离世之后再没人能约束姜维了,姜维掌握了北伐的主动权,九伐中原基本没有消停,使得蜀汉一直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所以费祎之死是蜀汉灭亡的诱因。

综上所述,这三位人为被刺杀而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的格局,有的是表面的,有的是更深层次的。那么你还知道三国之中,哪些刺杀事件影响了当时的格局?

孙策 项羽

上一个: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个: 赤壁之战孙权明明有实力对抗曹操 孙权为什么还要联合刘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