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三陵,指早期的三个清朝皇家陵寝,即福陵、昭陵和永陵。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位于中国辽宁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辽宁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称东北三陵,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加上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清东陵、清西陵,构成了一组清朝帝陵体系,浓缩了清朝的历史。
光绪十五年(1889年),紫禁城坤宁宫,红烛高燃,芙蓉帐暖,19岁的光绪迎来了他并不美丽的新娘。玉壶光转,回首凝眸处,暗夜星落如雨。烛泪落尽,十一年后,远在关外的东北故土上沙俄的铁蹄肆意袭来,盛京将军增琪落荒而逃,昔日满载荣耀的旧都沦落。千疮百孔的战场上,日本也抱着分羹之心开始了争夺。夕阳西下,那安眠着几代帝王的三陵曾遭遇了什么?
昭陵:
官员挺身而出护陵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盛京沦为日俄争夺的战场。3月的天气依然寒冷,昭陵附近处处散发着烧焦的味道。日俄的争夺初步有了结果,俄军败退,日军继续追击直到昭陵附近。
陵内一切事物并未因日俄战争而停顿,这天正逢昭陵祭日。尚香人(官职名)梅文衡和他的胞弟梅玉林都在协助主祭官进行祭祀准备。隆恩殿内香烛升起,袅袅香烟中祭礼正式开始。突然,祭礼被打断,主祭官惶恐发现隆恩殿内闯入了四五十名扛着枪的日军!
56岁的梅文衡顿时怒发冲冠,他只身站在日军面前,面无惧色,大声阻止日军前行。可惜日军显然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他们像蛮牛一样举起枪支,乌拉乌拉讲着话,要求梅文衡立即闪开。梅文衡铁着脸,双腿像钉了钉子一样,丝毫不肯让开半分。52岁的梅玉林和一群守陵官兵躲在一边,看着梅文衡那不可思议的举动。
枪,上膛!瞄准!梅文衡依旧一动不动,只用一双愤怒的眼睛盯着日军。砰砰砰砰!震耳欲聋的响动过后,隆恩殿好像也摇晃起来。守陵的士兵捂着耳朵如软泥一般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等到眯缝了一只眼瞧见四周好像没了动静时,他们才战战兢兢从地上爬起。原来,日军搜索一阵,没有发现俄军的踪迹,就撤退了。
隆恩殿内,祭礼的一切都似乎没有改变样子。只是,隆恩殿前,那块梅氏兄弟刚刚走过的土地上,早已染满了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