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到过平遥旅游的人都知道平遥城的外型是个乌龟的形状,但为什么上东门和上西门不在一平行线上,为什么南大街和北大街不对在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下东门内外两个门是直通的,为什么北门的外门向东开,为什么平遥城四周村名为四拗(还有八景)等,恐怕就不清楚了。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东海的万年海龟变成了神龟,一天它携儿带女到渤海去旅游,兴奋之余一不留神误入黄河入海口,进入了黄河,它逆流而上又到了汾河,有一天路经平遥界时,只见此地南边山峦起伏,连绵不断,酷似大海里出现的海市蜃楼。日夜思念家乡的这只神龟立即爬上岸准备爬回大海,就在此时,被一位当地的神仙发现,龟以长寿和善良给人以吉祥幸福的象征,这位仙人就想让它留在此地,为平遥人造福,于是将它的一条腿拴了起来。由于汾河在平遥境内为略偏南北的东西走向,所以象征神龟的平遥城也就与汾河垂直成了略偏东西的南北走向。
由于龟的身体为前厚后薄,所以平遥城的地势也是南高北低。为了不让这只神龟饿死,神仙还在南门外十几里外的西源祠村造了个神池,那里有水、有草又有鱼,可供其食用。我曾在五十年代到此一游,只见月牙形的神池内有一口自流井不断有泉水涌出,池水清彻见底,水草茂盛,许多小鱼自由自在地来回游荡,由于泉水从地下涌出,温度恒定,所以冬季也不会结冻,形成了局部小气候,植物也保持绿色,这里成为北方地区少有的一块江南美景。可惜在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由于打深井,把形成自流井的不透水层穿透,造成了这颗平遥明珠永远地消失了。
聪明的平遥人根据这个神话传说和龟的解剖结构,一代又一代地展开了平遥的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了现有的街道格局。
首先,在刚进南门的左右两侧打了二囗对称的小口径石头水井,代表龟的眼睛,也象征着龟的头是缩回來的。可惜这二口水井於上世纪50年代中期被填埋了。龟属于脊椎动物,其脊柱都由五部分组成,即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平遥上西门街加上西门形成龟的右前肢,后街加上东门街和上东门形成龟的左前肢,东西大街加上东西下门形成龟的两个后肢,前肢和头部中间部分的脊椎为颈椎,这部分脊椎横突,一般较短,所以此段道路两边都是些小巷,前后肢中间为胸椎的地方,胸椎两边有肋骨,所以这段道路两边有对称的又大又宽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