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最终季上线以来,围绕着作画和剧情节奏等问题的风波一直没有断过。好在近几集作画质量算是稳步提升,这部剧的讨论重心也由制作层面落回了作品本身。
然后这周的最新一集就爆了。
漫画党从最终季第一集就开始揶揄的“假币”和“贾碧biss”,终于在第11集让动画党们届到。就在这周更新的11集开播时,“贾碧”这个关键词甚至上了微博热搜,热度还一度超过近期热播剧集《赘婿》。
点进去一看,90%内容都是对贾碧的谩骂。
动画党们对贾碧的厌恶,甚至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剧透”底线。要知道在以往的巨人讨论中,经常会有动画党为了防止被剧透,举着棒槌想把漫画党赶出讨论圈的,但现在,“想要知道贾碧后续发展”的欲望,甚至让他们想要主动求一波剧透。
所以,贾碧为什么会这么讨人厌?
这可能得从贾碧的角色属性聊起。
《进击的巨人》第三季的结尾,调查兵团众人在穿越政治漩涡、历经苦战后,终于揭开了整整铺垫三季的“地下室之谜”,随着世界的版图骤然延伸,艾伦“海的那边是敌人”的一指,《进击的巨人》全剧矛盾交锋直接从“人VS巨人”转移到了“人类战争”的冰冷领域。
不出意外,在最终季开端(漫画93话),时间跨度被拉到了玛利亚之壁夺回战的3年后,故事的视角落到了马莱方的艾尔迪亚人身上。很多同学在这里都能看出谏山创想要塑造出的一种“对称感”。也是这一季有人开始叫谏山创对称狂魔。
就和很多人最开始用“女艾伦”来叫贾碧一样,在最开始,这种“对称感”的堆砌塑造之下,贾碧和艾伦的相似点实在太多了。甚至在第11集里,贾碧的形象都在有意朝艾伦少年时期靠拢。
除了相近的年龄、相似的长相,同样的三人组配置之外,这十一集以来,贾碧和艾伦连遭遇都是有着对称感的:两人都曾目睹巨人破墙,都曾因为这个事件失去重要的人,都曾经遭受过背叛。
被谏山创骗得团团转的我们,自然没办法从这些塑造里揣测创哥的本意,但这些对称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非常清晰而强烈的信号:
贾碧绝对会是《进击的巨人》最终季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能是艾伦·耶格尔之后的影之主角。
(实际上动画制作staff在访谈节目中也曾经透露过贾碧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谏山创在马莱篇最大的期望,就是读者们最终会喜欢上贾碧这个角色)
而十一集也印证了我的想法。
先是通过袖章展露出贾碧对自己“荣誉马莱人”的执意,还有名台词“我是善良的艾尔迪亚人”:
再是从准备偷袭到被帕岛平民接纳,开始转入“接触”“理解”的常规步骤。
以及本集结尾,将仇恨锁链形成闭环后,在夕阳房屋里双方争执的白热化桥段。
十一集这些笔墨,毫无疑问是在对贾碧进行重点塑造,或者说,在准备进行全方位的洗白。
正是因为塑造贾碧的痕迹如此明显,这一集的观众情绪才会来得这么猛烈:我凭什么要吃你这套?
毕竟这可太像《最后生还者2》的剧情了。开局先让贾碧枪杀莎夏给人当头一棒,就像艾比虐杀乔尔一般,明明莎夏之前还因为贾碧身份手下留情。然后强行转入杀人凶手的视角,告诉你艾比/贾碧其实是个好孩子。
这么生硬的切入,只会让大部分人感到被冒犯。更不要说贾碧就连越狱也是在利用自己的小女孩身份博取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