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贸易战,在不同的政治条件下机会战胜完全不同的结局。美国波士顿的倾茶案导致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然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却以惨败告终。今天历史资料网小编就带着大家回顾过往,看看美国历史上的七次贸易战争最终给美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波士顿倾茶案
主要参与方:北美殖民地人民,英国议会
贸易武器:茶叶
“无代表,不纳税”——这是1773年12月16日,一群北美殖民者在波士顿格里芬码头上喊出的响亮口号。他们反抗英国政府施加的种种课税政策。1765年,英国国会颁布《印花税法案》,两年后又颁出《汤森法案》。这一系列法案使北美殖民地处处被征税,从报纸到扑克牌,从油漆到玻璃,无一幸免。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茶叶。
1770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军队产生冲突,发生波士顿大屠杀事件。事后,英国国王终止对殖民地的任何税收,但却保留了茶叶税。这种对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保护行为,招致北美殖民地的强烈抵制,并刺激了茶叶走私。1773年12月16日的夜晚,在约翰·汉考克、约翰·亚当斯和保罗·里维尔的带领下, 美国反殖民主义协会“自由之子”成员将当时价值约9万多英镑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入波士顿湾,以示反抗。
事件发生后,英国议会和乔治二世国王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法令”。根据这些法令,波士顿港关闭,直到损毁茶叶得以赔偿才能开放;撤销马萨诸塞区的自治权;英军可视需要进入殖民地民宅。这激起殖民地人民的联合反抗,他们宣称美国有权利自己管自己。终于,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
主要参与方: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和其他国家
贸易武器:成千上万的进口商品
上个世纪大萧条前期,美国的农业危机就已显现。当赫伯特·胡佛总统提议增加农产品的进口关税时,其最初目的只是想帮助农民摆脱困境。然而参议员里德·斯姆特和威利斯·C·霍利提出的法案却涵盖更多内容:除农产品外,他们还要求增加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上千名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胡佛总统,希望否决这一法案。然而胡佛总统最终还是于1930年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作为报复,针对美国的全球性貿易战爆发了。业已恶化的美国经济,变得越来越差。
赫伯特·胡佛总统正向农民游说“农田救济计划”。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通过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加拿大也加入其中。截至1933年,美国的出口额骤降61%。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复苏,反而更加恶化。经济的下滑,让胡佛总统在接下来的竞选中败北于富兰克林·罗斯福,当然斯姆特和霍利也被罢免。1934年,在罗斯福总统的提议下,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案》。该法案在取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同时,也赋予了美国总统增减关税的谈判权。
鸡肉贸易战
主要参与方:美国、法国、西德
贸易武器:鸡肉、白兰地、汽车和其他商品
20世纪60年代,突飞猛进的规模化养殖让美国鸡肉大幅降价,因此欧洲国家对其进口数额陡增。美国人是大发一笔了,法国和西德的养殖户却感到很不舒服,他们纷纷要求对从美国进口的禽类征收关税。眼看美国家禽业受到重创,时任总统约翰逊实施了报复性举措——对欧洲进口的轻型卡车、白兰地、土豆和淀粉等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此次贸易战中,由于轻型卡车需要交纳更多关税,轻卡比重较高的日本汽车业也惨遭损失。为规避制裁措施,丰田、五十铃等日本汽车公司有意钻了政策漏洞,开始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以便组装汽车零部件。因为依据美国关税政策,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都要被课以关税。但如果零部件是在美国本土组装完成,则无需交纳进口税。
1963年, 家禽供应商比尔·西蒙斯和他的鸡群。
日美贸易战
主要参与方:美国、日本
贸易武器:汽车、电子产品、摩托车
在美国政府看来,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是一个守规矩的贸易伙伴。1987年,时任总统里根在原有关税的基础上,对价值3亿美元的日本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这其中就包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视机。里根政府声称,这是对日本违背承诺的回击。因为根据两国原有协定,日本应向美国全行业系统性地开放其国内市场,并且停止对美国半导体计算机芯片的抑价行为。此外,整个80年代,日本汽车都被课以高额关税。
日本选择不予以回击,主管工商贸易事务的通产大臣田村元说:“为了避免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遭受更大损失,日本政府决定不采取任何报复性措施。”美国美林银行的经济学家安娜·周和伊森·哈里斯皆认为,此次关税政策并未减缓美国贸易逆差。虽然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3%,但是美国消费者也在承受着损失。仅在1984这一年,他们就因各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多付了530亿美元。
1987 年,美国官员砸掉日本东芝收音机。
2017年,西弗吉尼亚州一家锯木厂的员工正在用叉车挪动原木。房屋需求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又对进口木材加征关税,这两者合力促成美国木材价格飙升至13年来的历史最高值。
木材贸易争端
主要参与方:美国、加拿大
贸易武器:软木材(松木、雪松、冷杉)
在美加木材市场中,两国木材的定价机制各不相同。加拿大的木材主要开采于公有土地,因此其政府能够左右木材的市场价格;美国的木材则主要开采于私有土地,这就意味着其价格主要受市场驱动。这种差异直接导致美加两国在木材贸易中矛盾激烈。1982年,美国指责加拿大政府对本国软木实施政府补贴,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由此,持续多年的美加木材反补贴贸易争端正式拉开帷幕。
到2018年,加拿大政府要支付上亿美元的软木材关税,美国消费者也无法“独善其身”。当美国的建筑业蓬勃发展时,其软木价格也水涨船高,突破历史最高价。根据美国媒体对木材行业的报道,截至2018年,加拿大西部的木材成本飞涨了40%左右。
香蕉贸易纠纷
主要参与方:美国、欧盟、拉美国家
贸易武器:香蕉、欧洲奢侈品
美国本土只有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盛产香蕉,但美国公司却控制着拉丁美洲的大部分香蕉农场。1993年,欧盟对进口自拉美國家的水果加征高额关税,刻意照顾加勒比海前英法殖民地的香蕉出口国,美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作为报复,美国还对法国女包、英国亚麻制品和丹麦火腿等商品实施了关税制裁。
在经过八轮艰难的经贸磋商后,欧盟终于在2009年同意逐渐削减直至取消关税。2012年,美欧香蕉贸易纠纷终于结束。对此,美国时任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大发牢骚:“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香蕉上浪费这么多时间。”
2006年,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的一名工人正从农贸市场的库房搬运香蕉。当时,洪都拉斯政府向世贸组织提出请求,希望欧盟能够重新考虑进口香蕉的关税政策。
钢铁贸易战
主要参与方:美国、欧盟
贸易武器:钢铁、柑橘
2002年,为了重振国内钢铁业,布什政府宣布对多种进口钢材加征8%~30%不等的关税,期限为3年。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因而免于加税,但欧盟作为当时美国进口钢材的最大来源地,受损最大。欧盟旋即出台反制措施,宣布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和美国汽车等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与此同时,欧盟向世贸组织申诉,最终世贸组织裁定美国违反贸易规则。2003年12月,布什总统宣布取消实施了18个月的进口钢材关税,此轮贸易战因此告一段落。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觉得这是对美国经济的一次冲击,因为它抬高了钢铁价格。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此轮贸易战还让钢铁下游产业丢失了2.6万个就业机会。但也有分析认为,钢铁业的就业岗位并非完全没有增长,而且在贸易战中后期,由于钢价的大幅上涨, 美国钢铁业的利润也略有提高。
英国康力斯集团正在生产钢铁。同天,一名工会领导人声称,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欧洲钢铁行业将损失5000多个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