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从魏国投奔而来的商鞅,凭什么被秦孝公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商鞅离开魏国,目前的主流论调就是:商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离开富庶强大的魏国,前往贫穷落后的秦国。
到了秦国的商鞅,就好像从硅谷回到中国乡村的高知,张嘴随便说了一通,立刻把秦国国君秦孝公说得五体投地,于是顺利成为秦国主持变法的不二人选。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爽,放在小说里估计会火,但现实中很难发生这种事情。
在领导眼中,一个人才是否应该获得自己的重用,主要看三个因素:
一、他的简历是否优秀;二、他的选择是不是真心实意;三、他是否适应自己的团队,而商鞅显然和三者都不沾边。
或许有人会说,商鞅曾在魏国做官,又是当时著名思想家尸子的学生,简历非常优秀。
可是在老板看来,商鞅这种简历,只是相当于名牌大学生,然后在某个五百强企业历练过一段时间,毕竟他在魏国当的,也不是什么大官。
在前往秦国之前,商鞅曾在魏国的某个重要事件中做过主导者吗?没有。
说得难听点,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位嫉恨商鞅的人,说他整天在魏国混日子,其实根本没本事,我估计商鞅都没法辩白。
因为,单看商鞅的资历,确实有些单薄。
我们再来说适应性。
魏国和秦国有极深的仇怨,商鞅又在魏国郁郁不得志,这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商鞅前往秦国,只是怨恨魏国不用自己。
如果商鞅在秦国干出了一点名堂,魏国重新招揽他,谁敢保证商鞅不会吃回头草呢?
就好像高富帅追不到女神,于是随便选了一个天天追求自己的普通人,可如果某天女神突然醒悟,决定接受高富帅的爱,谁敢保证,这位高富帅不会抛弃身边的普通人,立刻与女神走到一起呢?
说得难听点,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位嫉恨商鞅的人,说他其实根本就看不上秦国,只是把秦国当备胎,我估计商鞅也没法辩白。
因为,这种事情到底存不存在,只能靠个人的主观感受,根本没法形成客观的证据链。
就算没有上面两个问题,商鞅还要面临是否能适应秦国的问题。
在谈及商鞅求见秦孝公的事件时,史书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的时候,大谈帝王之道,把秦孝公瞌睡都给听出来了,回头就跟推荐人说:商鞅狂妄,不可任用。
推荐人回来埋怨商鞅,为什么不对国君讲干货,非要整那些大道理。
于是,商鞅第二次见秦孝公,大谈王道之术,秦孝公听得很不舒服,于是又一次责骂推荐人:你这小子,给我推荐的都是什么人?
后来,经过推荐人的努力,商鞅第三次见到秦孝公,大谈霸主之道,这次秦孝公听进去了,但没啥反应。
等到商鞅第四次见秦孝公的时候,开始谈论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这才被说动,开始重用商鞅。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逻辑上有极大漏洞。
以商鞅当时的咖位,他显然没有让秦孝公一再忍耐的资本。
就好像,一个大公司出来的助理,前往一个夕阳企业面试,他不但没能吸引面试官,反而一再惹得面试官不满。
你们说,这种人还能得到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机会吗?
或许有人会说,这正说明了秦孝公求贤若渴,才会一再给毫无名气的商鞅机会。
但是大家要明白,秦孝公需要的可不是一个人才,而是一堆人才,他怎么可能把时间全浪费在商鞅身上呢?
经过秦献公的耕耘之后,秦国已经蕴含着改革的力量,只要有心人轻轻一推,变革就要到来。
商鞅能看到这一点,难道其他人才都看不到吗?不可能。
永远不要忘记,这世界上谁也不比谁聪明,谁也不比谁傻。
商鞅或许很聪明,但和商鞅一样聪明,或者略逊于商鞅,甚至比他还聪明的人,肯定也是一抓一大把的。
当这么多人才挤破脑袋都想为秦孝公效力的时候,你说他还有什么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商鞅机会呢?
更何况,从后来的变法内容来看,商鞅显然是一个极度理性,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血人物。
这种人很像正在捕猎的蛇,对准目标闪电出击,要的就是一击必中,因为,为了这一次攻击,他们已经酝酿了太长时间。
对于商鞅这样的人,你说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机会,显然不太可信。
我个人对于这段历史的看法是,商鞅从众多竞争者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秦孝公身边最重要的助手。
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商鞅的冷静、理性、果决和残忍,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看得秦孝公满眼放光。
思维能力一流,执行能力一流,心性一流,手段一流,又是一个在秦国毫无根基的外国人。
秦国不是要变法吗?不是要重新强大起来吗?正需要类似商鞅这样的人才。
大家可以扒一下,在商鞅之后,什么张仪、公孙衍、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这些秦国的历任宰相,就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
而且,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在秦国毫无根基,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手腕,获得了国君的信任。
一旦国君去世,或者对他们不再信任,他们之前得罪过的人就会立刻落井下石,等待他们的结局,自然不会太美好。
而当这些人落难之后,也曾想过寻求他国庇护,然而却始终得不到庇护。
从这个角度来看,身在外国做孤臣,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结局。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