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5年,此时的西魏大军已经将江陵围的水泄不通。而梁元帝最为一个嗜书如命的君主,为此做出了极其疯狂的举动。他来到东阁竹殿,命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包括他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8万卷书,又以宝剑斫柱令折,叹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史称江陵焚书。此次焚书事件,使中国历史上无数的珍本、孤本史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历史损失。今天来说一下本次事件的主角梁元帝萧绎。
江陵焚书的导演梁元帝萧绎(508年―555年)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元帝十分喜爱读书,“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他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他因病导致一眼失明,是一个独眼皇帝。著名的徐娘半老的典故,即出自其妃子徐昭佩。
作为梁武帝的第七子,按说他没有任何可能取得帝位,但是侯景之乱给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548年,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授萧绎以重任,希望他出兵亲王,萧绎手握强兵,却坐视父兄遭难,不出兵救援。
549年,得知梁武帝饿死台城后,他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哥哥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萧誉弟弟岳阳王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迫使萧詧投靠西魏;杀死自己的弟弟萧纪,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残酷的斗争中,萧绎逐渐占了上风。后来,他平定侯景之乱,暂时取得了政权的胜利,在江陵称帝。
554年,西魏派使者来访,这时候齐国的使者也来到江陵,梁元帝接待魏国使者的规格没有齐国高,招致了西魏太师宇文泰的不满,同时,梁元帝又要求以原来的疆土地图重新划定边界,辞颇不逊。宇文泰大怒,曰:“古人有言,‘天之所弃,谁能兴之’,其萧绎之谓乎!”加之岳阳王萧詧的请求,西魏遂制定了出兵梁朝的计划。并秘密积极准备,有人通报了梁元帝,元帝不相信。
555年,(西)魏遣柱国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将兵五万入寇。梁王朝的割据势力,梁元帝的侄子、雍州刺史萧詧为报杀兄(湘州刺史萧誉)之仇(萧誉、萧詧均是昭明太子萧统之子),和西魏会合,一起向梁元帝进攻。
大敌当前,梁元帝展示了不一样的施政风格。史载帝好玄谈,于龙光殿讲《老子》。得到西魏进攻的消息后,他派人前去查看,探人回报说,“境上帖然,前言皆儿戏耳。”。不积极准备战事。在敌人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其表现堪称奇观。他故作镇静,在朝堂上,几次讲解《老子》,“百官戎服以听。”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城池将要被攻破时,萧绎仍口占为诗。并下令把所藏书籍全部焚毁。发生了开始叙述的一幕。
辛未,帝为魏人所杀。梁王詧遣尚书傅准监刑,以土囊陨之。詧使以布帕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
梁元帝战败投降,后被他的侄子萧詧以土袋闷死(以土囊陨之),草葬。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人民再次遭受浩劫,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江陵焚书被视为中国的文化浩劫之一,是次于焚书坑儒的又一次文化大扫荡。梁元帝也成为中华文明遭受巨大破坏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