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身为乾隆朝的重臣,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积累了巨额财富。那么,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之多呢?
一、和珅的权势与地位
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自幼勤读,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才思敏捷,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他历任多职,包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权倾朝野,形同宰相。这样的权势与地位,为和珅贪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可以轻松地干预国家财政、人事任免等事务,为自己谋取私利。
二、乾隆皇帝的宠信与纵容
乾隆皇帝对和珅的宠信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不仅将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儿子,还多次委以重任,对和珅的贪污行为也多有纵容。在乾隆晚年,朝政逐渐荒废,和珅趁机大肆贪污,而乾隆皇帝却往往视而不见,甚至有时还会为和珅开脱罪责。这种宠信与纵容,无疑为和珅的贪污行为提供了保护伞。
三、和珅的贪婪与狡猾
和珅的贪婪是众所周知的。他利用职权之便,大肆收受贿赂,侵吞国家财产。同时,他还非常狡猾,善于隐藏自己的贪污行为。他要求账房用满汉双语记账,满文账本交给皇帝审查时显示虚假数据,汉文账本则记录真实账目。此外,他还将贪污所得熔铸成普通水缸模样,藏在宅院夹墙中,以躲避搜查。
四、和珅的经营与敛财手段
除了直接贪污受贿外,和珅还通过各种经营手段敛财。他开设当铺、银号、煤窑等商业活动,利用职权之便强迫商人高价购买经营权。他还将官职明码标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此外,和珅还利用“议罪银”制度敛财。该制度规定,官员犯罪后可通过缴纳白银脱罪,而和珅作为执行者,则趁机将大量银两收入私囊。
五、当时的社会风气与制度漏洞
除了和珅个人的原因外,当时的社会风气与制度漏洞也为他的贪污行为提供了土壤。在乾隆时期,朝廷风气不正,贪污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官员们互相勾连、互相利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腐败网络。而当时的制度也存在诸多漏洞,为和珅等贪官提供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