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沛郡封邑人,对于楚汉之争中刘邦的胜利起过重要作用,是西汉开国功臣及名相。《史记》就言道:“萧何当时只是沛县县府中一位平凡小吏,却对未来能够有精准的预测,刘邦只是一个地痞只是经萧何的提携才成为沛县一处小亭长,并且以后进入县令家。”后刘邦起势首先率军攻进咸阳后,萧何就与民约法三章,以笼络人心,拜年歌且取得了秦朝皇室典籍资料。在与项羽楚汉之战中,也是替刘邦出谋划策,广揽贤士良将,为大汉建立可以说居功至伟。
萧何明哲保身思想策略的形成
萧何明哲保身策略集中记载在《史记 萧何世家》,它关注刘邦事业的成与败,汉朝立国之初对刘邦及继任者的服侍与辅佐,以及对自己后代子孙有关明哲保身的告诫等都有涉及。萧何生于战乱并发的时代,自己谨慎细微的性格既造成了他事业成功,又促成了他明哲保身思想的形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皇帝拥有决断的最高权力,即皇帝的意识高于一切时代,臣民在那个时代只有绝对的服从才能保全好自己,只有在生活各个方面细心查微,才能避免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才会形成萧何等一干政治人物在生活上处处小心的性格作风。加上萧何曾是秦朝一小官吏,想要自身得到升迁,就必须左右逢源,行事圆滑。
萧何明哲保身思想的具体表现
萧何的明哲保身思想策略可以说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处处显现。当在秦朝沛县县府中任一文书“刀笔客”时候,就才干突出,但是不愿意被重用和升迁,这可能是因为萧何有先见之明,见到秦朝统治者残暴不仁,统治不能长久,而自身不愿投入到冒险的政治游戏当中,于是,或许从这时候起,萧何的明哲保身思想就开始露苗了。
萧何从刘邦为以地痞开始起,就不断帮助其起事,用各种办法扶助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说明萧何以他的先见之明将他个人的命运压在刘邦建立汉室的赌注上。当时刘邦频频失败,萧何不断的资助给予兵员和粮饷,正是他决与刘邦同舟共济的信念支撑使其义无反顾扶助刘邦。韩信在大汉的建立立国汗马功劳,他也是由于萧何的举荐才得以从无名小卒升为军中一代统帅,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告诫后代子孙明哲保身思想策略上,萧何也要求后代务必做到:“子孙节俭,不为奢侈浮靡所误。”即子孙要恭行节俭,远离奢靡,做一个合格的贤良之人。若子孙不为贤良之人,因为家产薄浅,不为被存心不良者偷窥及夺走。这样,萧家子孙后代可以平安延续下去。
结语
萧何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形势下作出的自我防御,自我保护思想实质上属于被动的、一厢情愿的明哲保身策略,虽然可以保护子孙后代免遭君权的淫威,性命财产能够得到保全,但是这种策略是在依附于君王的前提下实施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