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极为勇猛的两位大将——项羽与李存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楚霸王”项羽,传闻其力能扛鼎,以一敌百,若是论个人武力,将他排为历史第一人也不为过。千百年来,当提到“霸王”一词时,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项羽,也一定是项羽,似乎“霸王”一词已经成了项羽的专属名词,那么,究竟是多勇猛的人才能配得上“霸王”这个专属名词呢?
咱们就先来说一说“霸王”项羽。
项羽年少时便初露锋芒,散发着天生的王者气息,当秦朝的皇帝在巡查天下经过会稽郡时,项羽看到那庞大的阵仗,不禁说出“取而代之”四字。听到项羽说出这句话,他的叔父项梁吓得赶忙捂住了他的嘴。大泽乡起义后,项羽和其叔父在会稽郡正式举兵反秦,在会稽郡起义时,项羽一剑斩下了郡守的头颅,场面顿时偏向了项羽一方。
会稽郡起义后,便发生了一件令项羽名声大震的事情,那便是,他当着众人的面举起千斤大鼎。此事的发生原因是项羽想要招当时一名叫做英布的猛将一同抗秦,但是,英布却不乐意,项羽为了展示他的气魄,便当众举起千斤大鼎,英布顿时被项羽的能力所折服。
随后,项羽率领着着他的军队大杀四方,势如破竹,自此,项羽“西楚霸王”的名头正式打响,这也是为什么后人说“亡秦必楚”的原因了。
过了不久,中国历史上一场极其经典的战役——巨鹿之战爆发了,在此战中,项羽先派英布率2万兵力火速救援巨鹿,之后,他亲自统领全军渡过黄河,在渡河的过程中,项羽先是下令破坏所有的战船,后又砸碎所有煮饭的锅炉,最后烧毁住宿的房屋,只带3天的粮食,显出他拼死一战的决心,这就是“破釜沉舟”一词的由来。
在到达战场后,楚军以雷霆般的攻势迅速攻破了敌人的防线,杀秦将、俘秦人、夺城墙,至此,巨鹿成功解围。
试问,一个军队有了这种气势,还有什么仗是他们不能赢的呢?
此役过后,项羽闻名于天下,而这年,他才仅仅只有二十四岁。巨鹿之战过后,已经再无人敢和西楚霸王争天下,除了当时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那便是刘季,也就是之后的汉高祖刘邦。历史的发展永远是出人意料的,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混混出身的小痞子,最后却得了天下,成了最后的赢家。
在彭城之战,这场人类史上最为悲壮的围歼战中,即使西楚霸王以一敌百,然而,最终还是难逃四面楚歌的命运,兵败于汉军,不得不与自己最深爱的虞姬生死永别。
而这,就是“霸王别姬”的由来。
承受着丧失挚爱之痛,项羽率着八百骑兵突出了汉军的包围圈,来到了乌江边,在这里项羽回想着他的一生,觉得世事无常,人生就如一场梦,即使项羽此时可以返回江东,卷土重来,但是,此时,项羽心中却是失望至极,自刎于江边。
至此,一代传奇落下了最悲壮的帷幕。
项羽死后,由于刘邦曾下令谁能杀了项羽便重重赏之,汉军便像蝗虫一般扑上去抢夺项羽的尸体,一代英雄,却遭到分尸的对待,不禁让人唏嘘。
说完了西楚霸王项羽,咱们再来说说飞虎将军李存孝。
那么,这个李存孝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说他是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之一呢?
李存孝,本名安敬思,生于唐代末期,此人乃是唐末五代时期极其著名的将领,天生神力,勇猛异于常人,据说,此人还曾徒手与虎搏斗,足见此人的武艺已经登峰造极。甚至,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几乎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
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更是被评为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相信大家对“十三太保”这个称呼是不陌生的,幼年的李存孝在兵乱之中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掳为俘囚,之后,在帐中精心侍奉李克用。“十三太保”乃是晋王李克用的十三个“义儿”,李存孝就是这十三太保中的一个,亦是最出名的一个,因为排行是13,故也称李存孝为“十三太保”。
据史书记载,这位“十三太保”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要是李存孝打的仗,就没有输过的,在当时可谓是“天下无敌”。野史中说,他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后由于罪责车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负于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温趁势而起。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过刚易折”,正是因为太过于锋芒毕露,李存希最终遭小人毒手,被人离间,最终落得个五马分尸的结局,死状极其惨烈。
谁人能想到,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项羽、“飞虎将军”李存孝最终居然都是落得这个结局,这又何尝不让人扼腕叹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