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来敏:蜀汉政坛的“长寿见证者”与多舛仕途

作者:Marshall2025-11-14      来源:爱上历史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官员以其超长的寿命和跌宕起伏的仕途引人注目,他便是来敏。这位出生于165年的义阳新野人,历经东汉末年的动荡,最终在蜀汉政权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其担任过的众多职位,见证了蜀汉从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

初入仕途:典学校尉与太子家令

来敏出身名门,是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爆发,社会陷入动荡不安,来敏跟随姐姐来氏逃到荆州避难。其姐夫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凭借这层关系,来敏又随姐姐进入蜀地,受到刘璋的礼遇,被引为宾客。

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为了稳定局势,大力招揽益州的地方势力和贤人异士。来敏因学识渊博,被刘备任命为代理典学校尉,执掌益州的学校教育事务。这一职位虽非核心军政要职,但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地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来敏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益州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力量。

221年,刘备称帝后,立长子刘禅为太子。为了培养和辅导太子,刘备任命知识渊博的来敏担任太子家令。太子家令即太子家的总管,负责太子刘禅的相关事务,包括学业辅导、生活起居等方面。来敏在这个位置上,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刘禅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心血,也为日后刘禅的继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权力中枢边缘:虎贲中郎将与军祭酒、辅军将军

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成为蜀汉政权的第二位皇帝。刘禅对来敏这位曾经的老师十分信任,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虎貲中郎将是一个担任统帅虎贲禁军的荣誉官职,负有护卫皇宫的重任。这一任命表明来敏受到了后主刘禅的器重,进入了蜀汉政权的核心权力边缘。然而,来敏作为一个文官,缺乏治军理政的实际经验,这一职位对他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挑战。

227年,丞相诸葛亮驻守汉中,为全面北伐曹魏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诸葛亮从成都调来老臣来敏,请他出任军祭酒、辅军将军。军祭酒在古代军队中是为军师出谋划策、提供智囊支持的重要角色,辅军将军则协助主将管理军队事务。诸葛亮本想重用来敏,希望他能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为北伐大业贡献力量。然而,来敏却未能珍惜这个机会,他生性张狂,仗着自己是老臣和后主刘禅的老师,在诸葛亮面前口出狂言,举止失当。诸葛亮忍无可忍,将其免官,赶回了成都。这一事件不仅让来敏失去了在北伐前线建功立业的机会,也使他在蜀汉政权中的声誉受到了一定影响。

仕途沉浮:大长秋、光禄大夫与执慎将军

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主刘禅重新启用来敏,让他担任大长秋。大长秋是皇后宫中的长官,负责皇后宫中的事务管理。这一职位虽然与军政核心渐行渐远,但对于来敏来说,也是一个重新回归仕途的机会。然而,来敏并没有吸取先前被免官的教训,依然我行我素,说话不讲分寸,再次激怒了执政蜀汉军政大权的蒋琬,被再次免官。

此后,来敏又通过运作,找后主刘禅要官。刘禅念及他曾经是自己的老师,对他有所教育之恩,便勉为其难地将其任命为光禄大夫。光禄大夫是皇帝的顾问官,没有固定的职掌,但地位尊崇。然而,担任这个职务没有多久,来敏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因而被群臣检举,再一次被免官去职。

经历了多次免官之后,来敏的仕途愈发坎坷。但蜀汉政权考虑到他的家世背景以及与益州权贵之间的关联,为了稳定益州乃至整个蜀汉政权,还是决定再次起用他。后来,来敏又出任执慎将军。执慎将军这一职位,从名称上看,是想要用责任重大的官职让他自己警诫约束自己。然而,来敏似乎并未真正吸取教训,在仕途上依然未能有所建树。

长寿见证:蜀汉兴衰的旁观者

来敏一生多次被免官,皆因“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但他毕竟是刘禅的老师,又出身名门,与益州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能够屡免屡任。他活到了97岁,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寿星。在他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他见证了蜀汉政权从刘备的崛起、诸葛亮的北伐,到后期的逐渐衰落,直至最终被魏将邓艾一举攻下都城而灭亡的全过程。他就像一位历史的旁观者,默默地看着蜀汉政权的兴衰变迁,他的仕途沉浮也成为了蜀汉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来敏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蜀汉政权中担任过多个职位,从最初的教育官员到太子家令,再到军政要职和宫廷官职,他的仕途起伏不定,既有被重用的荣耀时刻,也有被免官的落魄经历。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政治风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从乱世孤女到深宫红颜:一位皇妃的悲喜浮沉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