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仡佬族的民居有什么特点

作者:Marshall2022-06-15      来源:爱上历史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为古老的一个民族,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的后裔。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岩旮旯。”

仡佬族先民的民居形式,以“干栏”为特色。见于《魏书·僚传》:“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又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溪蛮丛笑》记:“仡佬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杉叶覆屋。”《黔南苗蛮图说》记仡佬“所居屋去地数尺,架以巨木,上覆杉叶。”

1949年以前,贫苦的仡佬族有住岩洞的,有在树上搭棚巢居的,还有用小树树编成三角形的“千脚棚”,以及把“千脚棚”架在矮小土墙上的“塌塌房”。

一般仡佬族的住房,有木结构的“穿斗房”,有石结构的石板房,还有茅草房。穿斗房以木做梁架,厚木板装镶作壁。石板房用石筑墙体,薄石板盖屋顶。茅草房多以板筑泥墙,屋顶盖茅草;也有的木构架梁柱,用竹编为骨,外面涂泥做墙,屋顶盖茅草为房。

民居建制,多为二层楼居建筑。中间为堂屋,供祖先牌位及待客,无天花板及楼板。两侧为卧室及厨房,楼上设粮仓。畜栏称“圈藏”,附于正房之后或左右两端,略矮,忌与住房屋脊相接。院落格局,有三合院、四合院,正房两端有耳房,左右侧建厢房。

居屋通常为长三间五柱落脚结构。财力富裕者建长五间、不足者修独间。大多数住房仿汉族房屋格局,为一列三间平房。中为堂屋,两侧为厢房,每间厢房又各隔为前后两小间,用前一小间作厨房外,全用作卧室。前一卧室有一火炕,火坑里终年薪火不绝,是家人每日就餐处。每天劳作完毕,全家男女老幼皆围炉休息或闲谈。亲朋来往亦在火坑旁接待交谈。堂屋与厢房之间均有门互通。堂屋正壁前置方桌一张。磨、桶、犁、簸、盆等常用器具亦多放于堂屋内。只有婚丧、祭祖时才在堂屋举行。屋顶下安楼枕,上铺篱笆,一般不住人,作堆放粮食用。屋前为平地,俗称“院坝”,用作晾衣物、晒粮食、放鸡鸭。院坝两侧各为牛、猪圈和堆放柴草的简易房屋一间。与住房构成三合院。屋后或院坝前为菜圃,三合院四周多有桃、李、犁树或竹丛。仡佬族住区大部地处贵州高原,山多平地少,古称“跬步皆山”,可谓“开门见山”。

仡佬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地域的仡佬民居有着不同的特点。

居住在黔中一带的仡佬族村民,其住房与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屯堡人”大同小异,多为石板房

居住在黔西北一带的仡佬族同胞,多住茅草房,茅草盖得特别厚实、整齐,檐下收尾处精心编织造型各异的带状结,如同盖瓦屋面的“封檐板”,有尚好的艺术效果,被人誉为“贫女巧梳头”。

居住在黔东北一带的仡佬族同胞,酷爱修建干栏式“翘角楼”。石阡县花桥镇一带农村,栋栋小楼,飞檐翘角,竹木掩映,秀丽迷人。正屋一侧,加建厢房。厢房都是两层,而且多为吊脚楼。楼上环以“直棂栏干”,檐下晾晒衣物。飞檐翘角不仅美观,而且对增加室内采光和室外使用空间具有重要作用。秋收时节,家家户户檐下,挂满金灿灿的包谷,红艳艳的辣椒,一派丰收景象。

居住在黔北一带的仡佬族同胞,房前屋后竹木葱茏,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若是篾条墙、篱笆墙,粉刷白灰,清爽明快。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龙潭村古建筑群”,已被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的龙潭村,属大坪镇管辖,因村前有口“龙潭”而得名。村民几乎全姓申,自称“申佑的后裔”。申佑(1425~1499),明代人,曾任四川道监察御史。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瓦剌入侵,申佑随皇帝亲征,被困于土木堡,因貌似皇帝而代其死难,后被朝廷敕封“进阶文林郎”,准予建祠。祠始建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清康熙道光相继维修。坐西向东。有牌楼大门、两厢、正殿等。正殿面阔三间,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大门两侧砖墙上,镶嵌天启、康熙、道光碑。大门砖石结构,四柱三门,明间门额楷书阳刻“大节光昭”,次间楷书阳刻“千秋气节”、“流芳百世”。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瞄准》小雪离家出走被池铁城带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