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古代中了状元有什么好处 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了吗

作者:Marshall2022-01-12      来源:爱上历史

高考状元很是吸引眼球,但是高考状元最后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未达成就?你知道几个?古代科考也是一样,考中的时候风光无限,获得了很好的资源,但是最终走到哪一步,完全看自身能力。古代科考状元,能够最终爬到权力顶峰的少之又少,成就靠的是真正的实力,而不是考试分数。

古代科考中的状元起步一般也都不会很高,好的能够混到六品,一般都是七品衔,但是所处的位置较为特殊,虽然都是七品起步,但是发展前景完全不同,他们会受到特别关注,有一点成绩就可能获得升迁的机遇,如果是举人出身,想要向上爬,难上加难。

特别是明清两代,状元一般会附加一个翰林院编修的职衔,想要出人头地给容易一些,但所有升迁,都要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否则很快遇到天花板。科考制度开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而真正重视科考的莫过于宋朝、明朝和清朝,这其中尤以明朝为甚,在明朝,没有科举作为基础,很难进入权利中央,是最讲究出身的时代。明朝一共产生了89名状元,但能够将虚职和实职结合起来,生前能混到一品官位的人,只有13个。而混到最顶尖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申时行,当时他位列正一品,官衔是太傅。

历史上大部分状元最后都泯与众人,成为普通官员,与现在高考相似,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有很多。状元与其他进士或者同进士出身的人基本在同一起跑线,致使他们受到的关注会多一些,所以升迁相对容易些。晋升的条件有三,第一是实力,第二是关系,包括自己建立的人际关系网,而不只是说出身,第三就是机遇。但最终决定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性的因还是实力。

武状元也是一样,获得任用的机会会多一些,升迁也要看才能,但是武将的品级相对文官要高一些,但是无关的品级不值钱,品级虽高,但是实际权力并不大,在古代重文轻武的思想下,武状元受到的关注度要比文科状元要差很远。所能取得的成就更是与能力和时局有关。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武状元更是凤毛麟角,取得很高成就的恐怕只有郭子仪还算是历史名将,剩下的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古代飞鸽传书是什么样的 想让信鸽飞哪就能飞哪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