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赋》塑造了美丽而且光彩照人的神女形象,使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千古流传。同时关于这篇赋有太多的争议了,它的主旨,梦的主人公等等,人们都有不同的看法。
此赋开了汉代辞赋铺张扬厉的先河,对赋体文学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此外,赋中为了表现神女之美,作者还创造了许多形象新颖的词句,如“浓不短,纤不长”、 “婉若游龙乘云翔”、“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等等,由于这些词句的优美和形象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所以被后来的许许多多作家所模仿和袭用,成为中国古代描写美女常用的词句。另外,文学史上不少作家,如王粲、杨修、陈琳、江淹等都写过《神女赋》,但在为数不少的同类作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是此赋。
作者争议
有人认为《高唐赋》和此赋非宋玉所作,系后人伪托,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二赋语言风格与楚辞其他作品不同,却和汉赋相近,二是宋玉为楚臣,不会直呼“楚王”、“楚襄王”。但二赋为宋玉所作是主流意见。
题目争议
题目上,有人将此赋与《高唐赋》合为《高唐神女赋》,这是错误的。
文字争议
此赋中争论最大的问题是:“梦与神女遇”到底是楚襄王之梦还是宋玉之梦?
从内容看
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辩证》认为是“玉梦”(玉梦说)后,南宋姚宽《西溪丛语》、明代张凤翼《文选纂注》、明代陈第《屈宋古音义》、清代胡克家《文选考异》、清代朱珔《文选集释》以及近现代的俞平伯、袁珂、朱碧莲、金荣权等承袭并进一步引申之。与此相反,清代张惠言《七十家赋钞》从《高唐赋》与此赋的文义方面分析力主为“王梦”,马积高《赋史》、毕万忱等《中国历代赋选(先秦两汉卷)》、杨义《楚辞诗学》、吴广平《宋玉集》等赞同(王梦说)。
照“王梦说”来看,此赋与《高唐赋》存在结构上的不一致:《高唐赋》中是宋玉给楚王讲故事,楚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而此赋中却是楚王作梦,楚王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再者,就“王梦说”而言,此赋写法上也有说不通的地方:“状何如也?”之后两部分相连都是“王曰”,从内容上看从逻辑上看都有问题。但是,若此赋序中的“王寝”、“王异之”、“王曰晡夕之后”、“王曰:‘茂矣美矣……’”以及正文中的“玉览其状”五处的“王”作“玉”而“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玉曰:‘状何如也?’”三句中的“玉”作“王”,即按“玉梦说”来看,此赋就是写宋玉作梦后给楚王讲梦,楚王听后心里高兴,于是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王梦说”中存在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来看,似是“玉梦说”优于“王梦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吴广平《宋玉〈神女赋〉梦主考辨》一文则从“王梦说”的角度来举证解决上述矛盾,有理有据,又似是“王梦说”优于“玉梦说”。因此,从文本训诂方面来看,二说各有优劣,是非难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