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子李亨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何不信任他

作者:Marshall2021-08-23      来源:爱上历史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从唐高祖李渊,到唐玄宗李隆基,一共5代人,中间却经历了8位帝王,政变叠起,李唐江山充满了不确定性。简要说来:李世民(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李世民驾崩后,其子李治(高宗)登基,皇后武则天逐渐大权独揽。李治去世后,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为皇帝(中宗),武则天为太后。李显只当了55天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除。而后,武则天立第四子李旦(睿宗)为帝,李旦畏惧母亲,每天不问朝政,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执掌朝纲,正是在这个时候,李隆基出生。

李隆基虽然贵为皇子,但正逢多事之秋,李唐宗室在武则天的压迫下支离破碎。李隆基3岁的时候,被祖母武则天强行过继给其伯父李弘为子。5岁那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唐”为“周”,李隆基随亲生父亲李旦一起,迁居东宫。一年后,李隆基被武则天封为楚王。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虽然把皇位让给了武则天,但武则天为了防止儿子复辟,不允许李旦私见外臣。后来因为李旦和外臣接触,被武则天知道后,将李旦监禁起来,李隆基受牵连,从此后被幽闭十余年。不仅如此,在李隆基8岁那年,他的母亲窦氏被诬陷为“厌蛊咒诅”,在大年初二那天被赐死,李隆基虽然贵为皇子皇孙,但他的童年一直在祖母武则天的阴影下,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武则天执政末期,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李隆基的伯父李显再次登基,李隆基回到长安,暗中发展势力。在李显去世后,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拥立父亲李旦复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但李隆基的太子生涯却也过得不好,因为太平公主十分精干,唐睿宗李旦几度想废除李隆基,立太平公主为皇太女。李隆基生怕父亲将皇位传给太平公主,处处对父亲设防。直到李旦提前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才算安心。

李隆基登基后,年号为开元。长子李琮在狩猎时面部受伤,容貌被毁,不适合为太子。开元三年,唐玄宗立次子李瑛为太子。李瑛的母亲是赵丽妃,本来十分得宠,但后来随着武惠妃的得宠,赵丽妃和太子李瑛的地位逐渐下降。太子李瑛经常口出怨言,被宰相李林甫利用,李林甫和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图谋不轨,想发动政变。李隆基大惊,将太子等三人贬为庶人,后来赐死了他们。这三人都是唐玄宗的亲生儿子,唐玄宗能够下此狠手,足见他对儿子极度不信任。

综上所述,唐玄宗李隆基的前半生经历,首先在祖母武则天的阴影下成长,然后又害怕父亲立太平公主为嗣,登基后又遇太子“谋反”,李隆基这种防父、防子、防祖母的心理阴影,导致他从不轻易相信任何血亲。所以,李隆基的第二任太子,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玙(后改名为李亨),也不能获取父亲的信任。

2.李亨的隐忍:唐朝太子的魔咒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晋阳,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都有战功,李渊称帝后,立长子为太子, 9年后,玄武门喋血,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被杀,此后,唐朝仿佛陷入了太子魔咒。李世民的第一任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不成被贬,郁郁而终。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任太子李忠、第二任太子李弘、第三任太子李贤,最终都惨死。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因为政变失败被杀,再加上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一任太子李瑛被杀,唐朝太子仿佛成了一个不幸的职业。据统计,有唐一朝,太子最终惨死的概率,高达51%。

可想而知,当唐玄宗杀掉李瑛,立李亨为太子的时候,李亨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继承皇位,而是如何保全自己。所以,李亨处处低调处事,即使父亲李隆基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他也不敢指出,即使宰相李林甫压太子一头,太子仍旧十分低调。

李亨,原名李玙,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太子,后来改名为李亨。虽然贵为太子,他也曾差点胎死腹中。李亨的母亲杨氏是庶妃出身,杨氏怀上李亨的时候,当时李隆基还是太子,但因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正处于政治斗争之中,李隆基怕太平公主说自己好色,所以打算将孩子打掉。最终没忍心下手,李亨才顺利出生。出生后的李亨未能在亲生母亲怀抱里成长,而是被送到太子妃王氏的膝下,因为王氏(李隆基嫡妻)无子,所以她对李亨百般呵护。李亨2岁被封为陕王,5岁被拜为安西大都护(都是挂职,实际上李亨还是个孩子)。李亨从生下来,一直到26岁成为太子,亲眼目睹李唐宗室为了皇位相互厮杀。

开元二十六年,李隆基杀掉了亲生儿子、第一任太子李瑛。宰相李林甫和武惠妃关系较好,建议李隆基立寿王李瑁为太子,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也是后来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因为生母是武惠妃,所以一直地位尊崇。但李隆基考虑到废长立幼,会引起朝局动荡,所以还是立三子李亨为太子,李亨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入主东宫。

李亨的政治势力很弱,李隆基吸取前车之鉴,不允许外臣私下和太子交往。满朝文武,只有李亨的老师贺知章(著名诗人,《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的原型)一直在保护李亨。宰相李林甫,以及后来的宰相杨国忠都成了李隆基制衡太子的筹码。而李林甫身为宰相,也知道李隆基不信任太子,所以在朝堂之上处处打压太子,太子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太子李亨在唐玄宗眼皮子底下,不敢有半点错处。有一次,李亨打猎回来,饥肠辘辘,立即让尚食局做了一桌酒肉,李亨正在啃一只羊腿,唐玄宗李隆基突然驾到。李亨怕父亲说自己奢靡,立即放下羊腿,拿起一块素饼,一边用饼擦掉手上的油,一边大口吃饼。唐玄宗看到后,对李亨说:“我儿惜福!”(本故事出自《中华五千年》)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李亨的谨慎。

虽然李亨在开元、天宝年间,处处隐忍事父,只为让父亲对他放心,但李隆基对儿子还是不放心,不敢授之以权柄,处处设防。所以说,太子李亨和父亲李隆基,实际上身为父子,其实并不“同心”。

3.李林甫的权谋:口蜜腹剑的创始人

李林甫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人物,是唐朝著名的奸相,唐玄宗的前几任宰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都是贤能之臣。直到李林甫担任宰相,为开元盛世的崩塌埋下伏笔。《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曰:

“(李林甫)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这就是成语“口蜜腹剑”的来历,这个成语,可以看出李林甫的本性如何。

李林甫,小名哥奴,是李唐宗室的成员。李林甫的高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算起来,李林甫算是李隆基的族兄。开元十四年,李林甫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开始走入朝堂中枢。李林甫擅长和后宫嫔妃、宦官交往。李林甫买通宫内的宦官,对唐玄宗的日常言行了如指掌,所以每当朝堂议事,李林甫的见解总能说道唐玄宗的心坎里,因此备受重用。

太子李瑛之所以被废,李林甫“功不可没”。当时后宫武惠妃得宠,太子李瑛颇有怨言,武惠妃想让寿王李瑁代替李瑛的太子之位,李林甫看出了武惠妃的心思,屡次帮助寿王,武惠妃因此对李林甫非常感激,二者形成同盟。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独掌大权,加速了废除太子李瑛的计划。李林甫一方面散播寿王李瑁的美德,一方面构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谋反,并且诱导三位皇子披甲入宫,被唐玄宗抓个正着,最后三位皇子被唐玄宗处死。

李瑛一死,太子之位空缺,《资治通鉴·唐纪三十》记载:

太子瑛既死,李林甫数劝上立寿王瑁。上以忠王玙(李亨)年长,且仁孝恭谨,又好学,意欲立之,犹豫岁馀不决。

也就是说,在太子人选上,李林甫极力推荐寿王李瑁,但唐玄宗认为李亨年长,非常犹豫。最后,唐玄宗还是选择了当时最大的儿子李亨,让李林甫的计划破产。

李林甫曾推荐李瑁为太子,担心因此得罪新李亨,为了避免祸患,李林甫选择了动摇李亨的太子之位。李林甫擅长权谋,他把矛头对准了李亨的妻兄,也就是太子妃韦氏的哥哥韦坚。韦坚和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关系要好,时常会面。

但唐朝规定,外戚不可以和边将结交,因此,李林甫控告韦坚联合皇甫惟明打算发动政变,提前拥立太子李亨为帝。唐玄宗大怒,罢黜韦坚,命李亨休掉太子妃韦氏,这场风波才算结束。至此,唐玄宗对太子李亨心存芥蒂。《旧唐书·李林甫传》记载此事的结局:

上大怒,以为不轨,黜坚,免太子妃韦氏。

李林甫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李林甫指示柳勣诬一位叫杜有邻的大臣结交太子,最终杜有邻被活活打死,让唐玄宗对太子更加不放心。此后,李林甫有多次设计,离间唐玄宗和李亨的关系,导致唐玄宗不信任太子李亨,而太子李亨大门都不敢出,不敢与任何人交往,忍辱负重。

4.三个角度分析:李亨的悲与幸

从李隆基、李亨、李林甫三个角度来分析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就形成了以下三个情形:

第一,唐玄宗的一生,亲眼目睹父亲退位、神龙政变,伯父复位、李重俊谋反、唐隆政变,李瑛“谋反”等,对父子血亲非常不信任,再加上李林甫的处处离间,愈发不信任李亨。在唐玄宗的心目中,任何骨肉亲情,也不如皇位重要。因此,李亨在唐玄宗的眼中,势力越弱,约能坐稳太子之位。

第二,李亨因为处处被宰相李林甫压制,怕引起父亲更多猜忌,不敢轻举妄动。李亨身为太子,首先考虑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如何保全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唐玄宗怠政,不能出面干涉,更不能结交外臣。面对李林甫等奸臣擅权,李亨更不能公开反抗,只能处处隐忍。

第三,李林甫知道唐玄宗不信任太子李亨,因此愈加压制太子,而唐玄宗也需要李林甫来制衡太子,以防太子谋逆。李林甫在唐玄宗和太子之间,谋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再加上李林甫结交宦官,深的唐玄宗信任。最终导致唐玄宗宁愿相信宰相,也不相信太子。

以上三点,就是唐玄宗不信任李亨的根本原因。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唐朝的历代帝王,都要面临多次政变,而这种政变,多半和太子有关,让李唐王朝的皇帝和太子关系十分微妙。皇帝不信任太子,更愿意信任宰相和宦官。这种父子相防,血脉相疏的悲剧,虽然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但也是封建帝制,皇权高于一切的历史体现。

李亨通过多年的隐忍,保全自己,最后在安史之乱时成功翻身,继位称帝,成为唐肃宗,然后力挽狂澜,平定叛乱。李亨在唐朝的众多太子之中,是极其幸运的。

李渊 李旦

上一个: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个: 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为何贾似道却能成功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