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寇准是大宋名臣,是宋辽大战的功臣。正是因为他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才取得了澶渊之盟的和解,于是有了宋辽边境的百年和平。历史书上说他逼迫谈判使者曹利用在三十万岁币的范围内达成和议,超过就要杀头,证明他是一心为国的大忠臣。
然而纵观当时留下的史料和书籍来看,历史课本的上述说法完全是在断章取义。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伟光正,而是有着很多腹黑的阴谋论存在。这里面关系到宋真宗时代宋朝的政治生态,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而寇准便是其中重要的人物。
在民间的主流思想中,寇准都被认为是宋朝初年少见的大忠臣,而他的对手必然被打入奸臣的行列,如溜须拍马故事的主角丁谓。因此在很多民间的故事中,寇准都被塑造成正面的形象。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寇准是杨家将在文官群体中的代言人,也是杨延昭抗辽最重要的支持者。
小说中的寇准刚直不阿公正廉洁,不仅帮助杨家拿下了大仇人潘仁美,还经常在杨家危机的时候施以援手,所以受到杨家将粉丝们的喜爱。他的这种正面形象不仅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存在,在包公的故事中也经常出现,是宋朝古典文化中比较常见的忠臣角色。
可是我们从史料中看到的寇准却并非如此的干净,而是贪婪恋权的权臣,有着自私自利和腹黑的属性。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私人政治利益出发,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被称为北宋时代三大顽疾的“冗官“、”冗兵“和“冗费”便是在他当主政时期开始的,直到北宋灭亡这三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他掀起的天禧党争割裂了整个北宋的社会,几乎把宋真宗架空为傀儡,使得皇权出现旁落的危险。如果不是宋真宗及时用皇后刘娥主政,将寇准及其党羽逐出东京汴梁城,那北宋亡国恐怕得提前一百多年。
在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后,宋真宗即位,宋朝的政治生态呈现三个集团。朝中势力最大的是北方集团,文官以宰相寇准为首,武将以殿前司指挥使高琼为代表,还受到宋真宗弟弟“八王爷”赵元俨的支持。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黄河以北的勋贵豪族中有很大的势力,是河北权贵的朝中代言人。
这些人的家庭出身大多为原来后周的勋贵家族,兼并了北方广大的土地,控制了北方老百姓的生活,是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阶层。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天下,所以这些勋贵和土豪也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势力。
朝中势力第二大的是江南集团,以副宰相丁谓、王钦若为首,他们的背后是江南士绅、南唐和吴越国的遗老遗少。江南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的财富重地,国家的税赋三分之一出自于江南,而这些都掌控在江南士绅手里。宋朝北边的边境面对着辽国军队强大的压力,所以的军费开支和后勤需求都需要由江南组织,所以代表江南的丁谓、王钦若等官员在这方面与寇准等人有很大的冲突。然而江南的官员在权力和话语权上无法与北方集团的勋贵抗衡,很多时候非常吃亏,所以两派党争越发激烈,这便是天禧党争的由来。
朝中的第三大势力是所谓的蜀党,是以后蜀国的遗臣家族为主的政治势力,代表的政治人物是陈尧叟,他也是当过北宋宰相的大牛。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也是朝廷税赋的重要来源。由于蜀道难的远古,蜀中官员向来远离东京汴梁的政治中心,所以在话语权和利益上也经常被朝廷所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