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为什么要跟高句丽死磕?用隋炀帝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勿遗子孙忧也。”高句丽在隋朝时期,虽说疆域不算辽阔,但是也绝对不是所谓的小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东北小霸王了。否则隋朝也不会因三征高句丽而间接导致身死国灭了。今天的高句丽,最独特的地方不是受到了撮尔小国的哄抢,莫名成了韩国这样的民族的祖宗,而是它从未让中原王朝如此重视过。
从公元598年隋文帝兵发30万大军讨伐高句丽开始,到668年唐高宗一举荡平东北消灭高句丽,隋唐两大帝国耗时整整70年,终于将强盛一时的高句丽彻底送入地狱。
当然,在征伐高句丽的过程中,隋炀帝杨广曾三次用兵,最终导致天怒人怨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那么,为何隋唐两大帝国一定要倾全国之力干掉高句丽,甚至身死国灭也在所不惜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就是隋炀帝的那句“勿遗子孙忧”,具体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1、东北不平,中原不安
古往今来,东北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是否和平安宁。
前227年秦始皇消灭燕国后,将辽东纳入版图,随后修筑长城予以巩固,东北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前108年汉武帝消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统称为“汉四郡”,中原王朝对东北及朝鲜半岛的统治不断加强。
但高句丽也是在此时开始出现的。前37年高句丽人朱蒙建国后,势力迅速壮大,吞并了周边的东沃沮和东濊部分地区,而后与东汉发生冲突。
不过,强盛的东汉并未给高句丽壮大的机会,于是高句丽在东汉的反击下迁都丸都城,后在骚扰曹魏时被曹操一路追杀而后焚毁。
不过,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天下大乱,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开始疯狂南下,出现了恐怖的五胡乱华;而此时的高句丽也开始趁机扩张,比如:
311年,“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
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
在4世纪末5世纪初,高句丽南征百济、北讨契丹、扶余外,占领玄菟、乐浪两郡以及辽水以东大片土地,随后于427年迁都平壤。
到5世纪末,高句丽又吞并了部分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控制新罗、百济,并与北魏保持军事对峙。此时的高句丽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势力达到极盛。
随后中原地区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后,于589年最终统一,高句丽也开始盛极而衰。
当然,高句丽是不甘心就此退出的,于是它在表面上向隋朝称臣的同时,背地里却联合同在东北的靺鞨于597年进攻隋朝辽西军事驻地,又勾结东突厥侵扰隋朝北方,开启了南下侵略隋朝的序幕,这直接引发了隋文帝在598年对高句丽的征讨。
从后续契丹、金以及清朝从东北崛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来看,东北地区的势力,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的安宁与否,因为它可以同纬度联手蒙古高原势力对中原王朝形成自北向南的压制,更能同经度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搅得鸡犬不宁,高句丽无疑就是最好的说明。
所以,对于隋唐两大帝国而言,为了帝国东北、东部乃至北部的安宁,高句丽必须死。
2、农耕文明,争夺正统
高句丽之所以能存在700多年,而不是像其他北方政权那样“胡虏无百年国运”,根本原因在于高句丽虽在北方,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农耕文明。
东北地区虽然纬度较高,但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也远比蒙古高原优越,所以具备农耕文明的发展条件。
而农耕文明相比于游牧文明有以下几个不同特点:
人口多,在古代的任何政权,人口都是政权兴盛繁荣的重要资源,而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无疑比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更加人丁兴旺。而有了人,就能开疆拓土,快速崛起;
集权程度高,相比于游牧民族的部落制组织形式,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中央集权程度更高,这使得高句丽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
相比于游牧民族抢完就走的形态,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一般都是“占住了就不走”,除非战争让他们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句丽首先就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这也是高句丽在中原王朝打击下不断复兴并壮大的重要基础。
而除了人口更多,集权程度更强,高句丽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372年从中原引入佛教并奉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这让高句丽越来越“文明”。
而从契丹、金等少数民族汉化后的状态来看,一旦具备了和中原王朝相似的制度,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和中原王朝争夺正统的野心,这是比侵扰边界还可怕的存在。
所以,隋唐两朝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高句丽彻底拿下。
在隋文帝挑拨突厥将其分化为东西两部后,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征讨;
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且三次征讨,但终归还是功亏一篑;
唐太宗对高句丽产生了一定打击但终归只是皮毛;
等到唐高宗时期,正式开启了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663年白江口海战彻底消灭倭寇水师后,唐军于668年攻占平壤,高句丽彻底被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