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宇文智及作为江都兵变的主谋之一,其人生轨迹充满了权力欲望与血腥杀戮,最终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兵变主谋,开启末路之门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下摇摇欲坠,隋炀帝杨广也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当时,禁卫军中的关中籍将士思乡心切,暗中谋划逃回家乡。将作少监宇文智及得知此事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找到禁军统领司马德戡,劝说他召集大家杀死隋炀帝杨广,对抗朝廷。司马德戡认为有理,但造反需要一位首领,于是众人决定推举宇文化及为叛军首领。宇文化及虽胆小怕事,但在众人的逼迫下,最终答应了下来。就这样,一场震惊天下的江都兵变拉开了帷幕。
在兵变过程中,宇文智及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积极策划,与司马德戡等人紧密配合,最终在3月10日的晚上,司马德戡率领禁卫军从江都的玄武门进入皇宫,成功抓捕了杨广和萧皇后等人。宇文化及命令禁卫军校尉令狐行达和其他士兵用一条白色的练巾把杨广勒死在内室,随后立杨浩为傀儡皇帝,封自己为大丞相,宇文智及则被封为齐王。这场兵变使得存在仅38年的隋王朝宣告灭亡,而宇文智及也由此踏上了不归之路。
兄弟掌权,难掩内部危机
兵变成功后,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二人分别就任了国政和军事的最高职务。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成了实质上的独裁者,而宇文智及则当上了左仆射,也就是副丞相,称十二卫大将军,是天下官军的总司令。然而,他们的统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危机。
宇文化及兄弟本就是靠着叛乱起家,缺乏政治经验和统治能力。他们在掌权后,不仅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稳定局势,反而贪图享乐,内部矛盾重重。宇文化及经常沉默地坐完全程“听政”,等快要“退朝”的时候才接“奏折”,然后赶紧下去跟人商量,根本无法有效地治理国家。而宇文智及则杀人成性,甚至提议杀掉自己的弟弟宇文士及,只是因为宇文士及是隋炀帝的女婿,担心他在天地翻转的大事变中倒向公主那一边。这种内部的猜忌和杀戮,使得他们的统治更加摇摇欲坠。
战败被俘,走向生命终点
宇文化及兄弟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各方势力的不满和反抗。他们率领叛军西归时,先被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重创于黎阳,后又被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义军围困于聊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陷聊城,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等人被擒。
窦建德活捉宇文化及后,先去拜谒了隋萧皇后,言语都自称臣下,身着丧服哭隋炀帝以尽哀节;收拾隋传国玉玺及车驾仪仗,安抚隋朝的百官。然后,他捉住政变主谋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等,割下首级悬挂于军营门外。再用槛车载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到襄国,以更正式的仪式将他们斩首。宇文智及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为自己的叛乱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宇文智及的结局是必然的。他的叛乱行为不仅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的失败告诉我们,任何违背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的行为都将遭到失败,而权力欲望如果不加以约束,最终只会让人走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