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三国

刘禅投降时魏延还活着的话 蜀汉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作者:Marshall2022-03-15      来源:爱上历史

对刘禅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投降时,倘若魏延还活着,蜀汉还能延续吗?

魏延不死,蜀汉的灭亡就更快了。一国之战,绝非单纯的武力,而是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魏延的英年早逝,对蜀汉来说,是一件幸事。

诸葛亮死后,蜀汉无政治、经济、军事、威望,蜀汉的动荡渐渐显现,益州原本被打压的地方势力,也渐渐崛起,蜀汉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总是把姜维当成诸葛亮的继承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蒋琬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

蒋琬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渡过了一场大难,蒋琬病死后,姜维又开始蠢蠢欲动,总想着抽调兵力,去攻打曹魏。

但是,蒋琬的继任者费祎,却一直压制着他,让他每一次都只能派出一万人。

费祎之所以拒绝姜维,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宰相,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百姓,而不是一劳永逸地灭掉魏国。

但费祎之所以不同意姜维的大规模北伐,是因为蜀汉内部的问题。

第一,蜀汉现在的实力,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战争。

第二,蜀汉内乱不断加剧,蜀汉自身难保。

蜀汉三大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

荆州集团在蜀汉的高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东州集团是次要的,益州集团是益州的地头蛇。

诸葛亮在位的时候,益州的势力还没有崛起,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权势和权势。

诸葛亮一死,益州的本地势力就出现了,无法压制。

由于没有政治上的突破,益州的地方力量团体只能从经济上寻求慰藉。

益州当地的地头蛇开始反击。

藏匿户口,谋取土地,垄断行业等。

益州本土势力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对蜀汉的一种打击,很多地方势力都被抓了起来,但益州的本地势力却没有屈服,反而更加的愤怒。

蒋琬和费祎为了防止蜀汉内部分裂,不得已,只好在蜀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以特赦的方式,为益州的本地势力寻求慰藉。

蒋琬、费祎执政十九年,大赦六次,平均每三年一次。

为了防止意外,蒋琬在成都北部驻军,就是为了威慑益州的本地势力。

蜀汉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魏延要是还在,会发生什么?

魏延有很多优点。

1.喜欢炫耀,在大军里,除了诸葛亮,所有人看到魏延都会下意识的避开他。

2.自命不凡,每次出征,都要分头行动,统领一支大军。

就连诸葛亮,他也经常在背后抱怨。(延常说亮是胆小鬼)

若是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诸葛亮一死,魏延只要没被杀,极有可能在大军中占据一席之地,最少也能在大军中占据一席之地。

魏延是典型的战争主义者和冒险家,魏延一旦执掌大权,肯定还会再次出兵。

魏延的北方之战,益州的本土势力势必会拖累大军,如果没有稳定的后援,那么后勤就很难保证,没有足够的补给,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因此,魏延与益州的本地势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魏延自命不凡,喜欢耀武扬威,这是不争的事实。

蜀汉两国的内乱,也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魏延这样的人,遇到益州本地的地头蛇,会有怎样的反应?

魏延很可能会采取残酷的手段,以暴力镇压。

用暴力解决问题?

蒋琬和费祎怎么可能不会?

提起底,益州是蜀汉的天下,而益州的实际统治者,却是益州的百姓。

杀之不尽,杀之不尽,杀之不尽,蜀汉也就成了孤家寡人。

蜀汉的军事和经济来源,都是从益州而来,如果益州失去了人心,那对蜀汉的打击就太大了。

魏延能不能像诸葛亮一样,用自己的权威来压人?

且不说魏延有没有这样的声望,诸葛亮之所以能压得住他,完全是因为诸葛亮的名头,益州的地头蛇们都认为诸葛亮能拿下关中,然后再分益州的地盘。

在益州的地头蛇们看来,连诸葛亮都输了,魏延又如何?这个时候不趁机捞点好处,将来可就一败涂地了。

蜀汉之间的矛盾,魏延肯定是处理不了的。

而且,魏延极有可能是蜀汉之间新的冲突的始作俑者。

魏延是个将军,尽管曾经被刘备破例提拔为汉中知府,但是魏延在政治、经济方面却并不擅长。

魏延懂得用兵之道,了解兵不动,粮草第一,但是他不清楚粮食的来源,也就是说,不把家产,不了解柴米贵。

魏延的奇谋是子午谷,魏延只是觉得,如果我带着五千精锐的大军和五千运送粮草的大军来到长安,应该是可行的。

魏延没有想过,这一万大军,几乎是蜀汉十分之一的大军,蜀汉能不能承担得起。

一个统帅,有雄心壮志,却没有足够的政治和国力来支撑他的野心,再发动战争,只会让敌人损失惨重。

以魏延的性格,很可能根本不会把蜀汉的实力放在心上,他只会出兵北上,以实现一名军人的最高理想。

但魏延此举,必然会加剧军政之争,以蜀汉之力,又怎能承受如此大的风浪。

其实,在姜维的身上,他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也是姜维在北伐中,如果魏延还活着的话,蜀汉的命运会如何。

费祎一死,姜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无人能制,姜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北伐。

公元二百五十三年,姜维率领几万兵出石营,粮草耗尽,退兵;

公元254年,姜维率领大军出陇西,将曹魏三县的百姓送回蜀,大获全胜;

公元二百五十五年,姜维出征,击溃魏军,斩杀了数千敌人。

公元二百五十六年,姜维拜大将军,与胡济会军于上珪,但胡济还没到,他就大败而归;

公元二百五十七年,淮南诸葛诞造反,姜维率领数万大军,却是铩羽而归。

五年来,两次大获全胜,一场惨败,按理说是有功无过,但最后却惹来了民愤,姜维自贬以赎。

维谢过引负,自取其辱。

姜维在北伐期间,蜀汉之间的内乱,在蒋琬、董允和费祎的协调下,终于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魏延和姜维都是军中的一员,如果魏延还活着,还能像姜维那样继续北上,但结局却是更加糟糕。

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姜维是蜀汉的降将,而且他在蜀汉的时间并不长,诸葛亮去世后,他并没有成为蜀汉的重要人物。

而魏延却不一样,他虽为降将,却是刘备的“先主”,在大军中颇有“威望”。

魏延肯定不会等到蒋琬、费祎等人平息蜀汉之乱后,才会北上,魏延要立下大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声望,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北上。

到了那个时候,蜀汉就会彻底崩溃。

概要

蜀汉的灭亡,是历史车轮下的必然产物,从关羽的失败到刘备的夷陵之战,到蜀汉的灭亡,都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改变的。

魏延空有武力,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却是欠缺的。诸葛亮一死,蜀汉内部的矛盾就彻底爆发了,根本无法抵挡魏延这样一位偏激的将军。

魏延若的存在,不但蜀汉无法继续,反而会加快其灭亡的速度。魏延死得太早,对蜀汉来说,是一种幸事。

刘禅

上一个: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个: 如果单论统兵数量,五子良将当中谁最多的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