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恒帝灭了梁氏外戚梁冀集团,心情大好,免了天下人一般的赋税,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开心吗,其实是经济基础决定,决定上层建筑,因为梁冀被抄家了,梁冀是个大大的贪官,吵架三十余万万钱财,足够天下人一半的税收了。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一场关乎朝堂格局的大事正在密谋中。
初登大宝仅仅一年多的16岁少年帝王汉恒帝刘志,用锐利的双眼,望着殿下的众人。
今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大将军梁冀手握大权,我贵为九五至尊,反而成了摆设,我不甘心,你们甘心吗》
殿下无数的大小太监们,一个个点头称是,回话说:陛下所指,就是我们的斗争方向,陛下划个道道出来就可。
于是,一场政变孕育而生。
以中常侍单超为骨干,配合一众如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这样的小喽喽。
少年汉恒帝在那一刻可谓英明神武,哪有半点昏君样子。
这群人一鼓作气,将权侵天下的梁翼及其党羽悉数除去,也宣告了东汉最后一个外戚专权时代的结束。
政变后,清查家产的宦官们回话说;梁翼这老小子,是个巨贪,家中财帛合计竟有三十余万万。
看到前面的三十余万,我是没啥感觉的,可后面紧跟一个万万,那就不得了了。
这是多少?三亿,还是三十亿?
中国古代对数字大多无确切记载,多以虚数记录。
但即便如此,他的规模,在后续《资治通鉴》记载中,也让人触目惊心。
合三十余万万,以充国府之用,减天下税租之半《资治通鉴》
这话意思是,查抄了梁翼这个大权臣大贪官之后,号称昏聩的汉恒帝看着漫山遍野的财帛,心情大好,随后免了天下人一半的赋税。
按照意思,就是财年税务收入减半征收。
如此直观对比之后,钱有多少,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那么,为何梁冀会有这么多钱?
按照史书记录,这梁冀是个“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tǎng)眄(miǎn)”之人。
说人话就是,这货啊,长相难看,说话口吃,学问无有。
要貌没貌,要才没才,唯一有的只有财。
这样的人,能当上权臣,唯一的原因就是出身太好了。
他妹妹,是先皇汉顺帝的皇后,他爹是前代大将军梁商,有这样的妹妹和爹,他当然能飞黄腾达。
父亲死后,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将军,一举进入了大汉权利中枢。
进入中枢后的梁冀,主政近20年,让外戚的旗帜在大汉王朝高高飘扬。
为了能让旗帜高高飘扬,狠人梁冀也办了不少损事。
想当年他妹夫汉顺帝驾崩之后,年仅两岁的汉冲帝,带着襁褓成了皇帝,当皇帝没多久,刚刚断奶的汉冲帝就去世了。
早夭是哪个时代经常发生的事情,虽然有怀疑,可不是自己侄儿,下狠手可能也是有的。
汉冲帝死后,梁冀在皇子皇孙中找来找去,选中年仅八岁的刘缵做了皇帝。
八岁娃儿如何治国?大权当然是继续在梁翼手中。
那知这八岁的娃儿,确实个早熟的人精,就是城府不够深,看清梁冀面目的他,居然在朝会中目视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
这毫无城府的话,犹如催命符,要了小皇帝的命。
深感童言无忌却有威胁的梁冀,让侍从毒杀了小皇帝。
一连两个小皇帝去世,有志于帝王的汉室苗裔各个战战兢兢,深怕被选中。
最后还是选来选去,放弃了呼声最高的清河王刘蒜,改立十六岁的刘志成了汉桓帝(公元146年),自己立的皇帝,自己当然要继续把持权柄。
梁太后临朝听政,梁冀把持朝政,东汉天下依旧外戚专权。
权利成了梁冀胡作非为的仰仗,贪财的梁冀不仅穷奢极欲还杀人如麻。
按照《后汉书》记载,当时全国各地进献的贡品,好的都是先送大将军府邸上,剩下的才是给皇帝的。
这目无帝王的举动,让天下人心惶惶,多有怨言。
但梁冀却不为所动,反而变本加厉诉求特权。
从入朝不趋,到剑履上殿,直到最后的谒赞不名。
权臣梁冀,成了汉朝比肩萧何、霍光、王莽的存在,离皇帝的距离,不过禅让加冕而已。
所谓盛极必衰,面对步步夺权的梁冀,低调无为十多年的小皇帝汉桓帝,在积蓄力量之后,终于开始了反击。
一场厕中对(厕所密谋),开启了反攻序幕。
在厕所之中,汉恒帝召集五个心腹太监,对天发誓,啮血为盟,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
同盟结成后不久的公元159年,汉恒帝孤注一掷,将所有反对梁翼的势力集合在一起,突袭大将军府邸。
第一时间收缴了兵符印信,彻底将梁翼的仰仗清除。
审判将至,梁翼只能自杀。
梁翼自杀了,伴随梁翼的徒子徒孙们,也一个个被捉拿问罪。
心腹亲信一个个点名,让大汉朝堂一下空出了近300多职位,整个官方运转几乎停滞,也算汉朝近400年,绝无仅有的奇观。
看完梁翼的一生,再看抄家时候那三十万万的财帛。
我只能感叹,和他比,和珅算个啥哦,狗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