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西汉时期的杰出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为汉朝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历史上对卫青的评价却并非一边倒的赞誉,尤其是古代文人对他的态度更是复杂多变。
一、历史上对卫青评价的分歧
卫青一生战功赫赫,七征匈奴,屡战屡胜,为汉朝开拓了北部疆域,并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然而,尽管他的军事成就无可争议,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并非全然正面。一方面,卫青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获得了汉武帝的高度赞扬,被封为大将军,位极人臣;另一方面,一些文人却对他的成就持怀疑态度,甚至进行讥讽与质疑。
二、古代文人对卫青的看法
1. 苏轼的批判
宋代文学家苏轼是批判卫青最为猛烈的人物之一。在苏轼的笔下,卫青被描绘成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甚至不惜使用侮辱性的言辞来发泄不满。苏轼在《武帝踞厕见卫青》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指责汉武帝是一个无道的君主,并对卫青的人格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他不过是靠谄媚和裙带关系上位的奴才。这种尖酸刻薄的言论在现代社会被视为人身攻击,但在当时文人之间互相批评的风气中却显得司空见惯。
2. 王维与曾巩的质疑
唐代诗人王维在《老将行》一诗中提到“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表达了对卫青不败战绩的怀疑,认为这不过是上天的保佑,而非完全依靠自身实力。宋代文人曾巩在《寄欧阳舍人书》中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卫青虽有罪,但他并未免于惩罚,这暗示了卫青的成功并非完全正当。
3. 唐代文人的赞美
与苏轼等人的批判不同,唐代文人对卫青多持赞美态度。卢纶、庾信、唐耿漳、李白、高适、杜牧、李商隐、杜甫等唐代诗人纷纷在诗中提及卫青,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赞美卫青的英勇、军事成就和个人品格,将其视为不朽的传奇。
三、古代文人评价卫青的原因分析
古代文人对卫青评价不一的原因主要源于其出身、成就与文人价值观的差异。一方面,卫青出身低微,曾是汉武帝的骑奴,后因姐姐卫子夫成为皇后而崛起为外戚。这种身份上的特殊性给了文人们攻击他的理由,认为他的成功并非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而是靠裙带关系。另一方面,卫青的军事成就与文人的价值观存在冲突。在那个以文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文人普遍认为武将是粗鲁无文的莽夫,而他们的战功往往被归因于运气而非实力。因此,当卫青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无数胜利时,一些文人难免会产生嫉妒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