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清朝

嘉庆下令修明史 大臣在书中歌颂清朝 为何反而被罚?

作者:时间轴2020-06-14      来源:爱上历史

清朝国力的巅峰时期,公认是在“康雍乾盛世”阶段,而从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接过大旗之后,清朝就走上了下坡路,史称“嘉道中衰”。

清朝走向衰落,当朝的嘉庆皇帝固然不能推卸责任,但历史周期的惯性也不能忽略。清朝国运已经处于下行期,并非皇帝一人之力可以挽回。我们之前说过,嘉庆也许能力不是很出众,但总体而言,算得上是一个开明的好皇帝。

嘉庆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嘉庆为人仁慈,甚至有些到了妇人之仁的地步,仁宗的庙号名副其实。而睿这个谥号,大家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看法,毕竟嘉庆的政治智慧,并不算十分高明。

不过实际上,嘉庆皇帝的智慧,并不体现在政治手段上,而是在文化方面。嘉庆废除文字狱,解开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镣铐,便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另外嘉庆在位时,还下令修纂《全唐文》,我国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能流传至今,嘉庆皇帝也功不可没。

清朝自顺治一朝以来,经历康雍乾三代,文字狱对人们思想禁锢的力度越来越强,到乾隆朝到达顶峰,这其实是由于清朝统治者们对自由思想的偏见和畏惧所导致的。

而到了嘉庆时,已经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代,加上嘉庆本人是乾隆的幼子,思想上的历史包袱没有先辈们那么重,因此处事也更开明一些。比如嘉庆朝修纂《明鉴》一案,便是很好的例子。

嘉庆是个喜欢读史的人,也是为了以史为鉴,而明得失。嘉庆十八年(1813年),嘉庆命令史官仿照宋代的《唐鉴》一书,编纂《明鉴》。“胪叙一代事迹,考镜得失。……有明三百年,时代相承。其一朝政治,亦鉴观得失之林也。”

嘉庆的本意,是让馆臣如实记录明朝从开创,到发展,再到最后走向没落的历史,并客观地评价历任皇帝的是非功过、利害得失,用来作为当朝皇帝治理国家的镜鉴和参考。

但他没想到,大臣们交上来的作品,不仅加入大量的清朝创业历史,搞得《明鉴》一书名不副实。而且,书中还满是对明朝无理由的抹黑,成了一部歌功颂德的吹捧之作,对治理国家根本毫无借鉴意义。

当然,嘉庆也不能说他们歌颂清朝有错,只说是“不合体例”。另外,嘉庆也反对一味地无脑抹黑明朝。因此,嘉庆最后重罚了这批修纂《明鉴》的官员,并且更换了修纂人员,按要求重新编纂,以打击朝中那股阿谀奉承的歪风邪气。

上一个: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个: 她的封号十分大气,然而却并不受宠,一生都很寂寞

相关阅读